“叮铃铃……”
广州日报社体育新闻中心编辑部的电话铃声响起,一位长者激动地说,他看了广州日报的报道,知道关于六运会火炬的一些线索,希望向记者报个料……这位打电话的老人名叫黄继岳。
今年4月的一天,由于身体不适,他在床上辗转难眠,翻阅广州日报,看到一则关于“六运会”的报道,他决心将埋藏在心底30年的秘密说出来……“六运会开幕式那天,我就是火炬台下那个拉闸点火的人。”黄继岳说,“由于当天上午下了一场大雨,火炬台上面有积水,结果点火后火炬没动静,我一下瘫坐在地上,心想这下完了,点火失败了……”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在黄继岳心底压了30年,他从不敢向外人提及。直到看到一则报道,他才鼓起勇气将这段尘封往事和盘托出。
劳汝根展示珍藏了30年的六运会海报。
富有时代感和广州元素的六运会会徽。
六运会举办期间的老照片集合。
六运会举办期间的老照片集合。
黄继岳负责开幕式火炬塔设计和点火。
劳汝根、何世德、黄继岳(从左至右)。
六运会开幕式当时的出场仪式,“6”字火炬造型会徽亮相。
一次跨越时空的采访
广州市天河区水荫四横路46号,广州市美术有限公司就坐落在一处办公大楼内。日前,记者与黄继岳等几位美术公司退休负责人相约在这里见面。
对于很多上了年岁的“老广”来说,这个地方并不陌生。不过,如果告诉你,30年前六运会的会徽、海报、火炬台等设计方案均出自这里,你会对这里肃然起敬。
今年是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建成30周年,1987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举行,开幕式就在天河体育场。30年弹指一挥间,天河体育中心已成为广州新城中轴线上的地标,天体商圈也成为广州最繁华、热闹的商业区。抚今追昔,30年前的全运盛况如何,开幕式上火炬台如何点燃,六运会徽出自谁手,那些充满时代感的海报又是谁创作的?
随着时光流逝,鲜有人再提及这些陈年旧事。能够独家专访三位来自广州市美术公司的古稀老人实属难能可贵,他们曾全程参与六运会文化庆典活动,谈话间披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六运会细节。
劳汝根(1941年生),是六运会海报设计者之一。
何世德(1932年生),是六运会会徽设计者之一。
黄继岳(1944年生),是六运会开幕式火炬塔设计师和点火人之一。
30年前,他们和美术公司的同仁一起,夜以继日,为六运会文化展示立下汗马功劳。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三人无一是美术科班出身,都是半路出家,以美术设计谋生活的人。“那时候都是为养家糊口,自己画画、搞设计,干多了自然熟练啦。”何世德笑着说。作为当年美术公司的经理,他如今已经85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一则唤醒记忆的新闻
今年4月,《广州日报》刊发了一则题为《一张老照片牵出一段情 寻找1987年六运会火炬》的新闻,关于30年前的一段尘封历史被“旧事重提”。报道一经刊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天河体育中心拔地而起,从承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开始到举办女子世界杯,后来成为各种文体活动最火爆的举办地和全民健身的运动乐园。
在一次交流会上,一张关于六运会火炬的老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张照片拍摄于1987年11月17日,也就是第六届全运会开幕式(20日)前夕,火炬点燃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前举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为全运会点燃了火炬。记者就此咨询了多位当年见证过六运会开幕式的体育系统人士,但没有人对六运会火炬有深刻印象,至于她的下落,更是如石沉大海。
“有一天,我的痛风犯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翻看广州日报,知道你们在找火炬。”黄继岳说,“印象中雕塑家潘鹤的儿子潘放也参与了火炬台的设计。”
据说,当年组委会总共给了2万元,让美术公司负责设计、制作火炬台。“当时完全没有概念,不知道什么是火炬;而且出于安全考虑,还不能用汽油或者煤气。”黄继岳说,“我提出用固体燃料,那时候刚兴起,大家并不熟悉;后来经过讨论,这个建议被采纳了。”就这样,火炬台设计团队,通过一德路的一家公司找到酒精固体燃料,几经测试,敲定燃料重量。
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州首次举办全运会就大胆创新,设计出了独具岭南文化特色的火炬台。“开幕式当天,我和一位工程师在火炬台下面等候口令,总指挥一声令下‘点火’,我就拉下电闸,但火炬台却没有点着火,当时工程师的脸都白了,我瘫坐在地上,心想‘这下完了,点火失败了’。”现场主持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用煽情的语言拖住观众的情绪,这几秒钟漫长得叫人煎熬。“由于当天下了一场大雨,火炬台上有积水,拉闸后,要先把雨水预热蒸发,才能点燃固体燃料。”黄继岳说,“好在火炬顺利点燃,上级也没有追究此事,这个秘密一直保守了这么多年。”
回顾六运会会徽小插曲
作为六运会的亲历者,三位老人都珍藏了当年的物品,比如,手稿、工作证、工作照、邀请函、表彰证书等。
何世德是六运会会徽的设计师之一,作为美术公司的经理,他承接了最重要的任务。
“六运会与往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第一次出现吉祥物,第一次出现火炬,会徽也是向全国征稿。”何世德回忆道,“那时从全国征集了一批设计方案,公开展出两次,由市民投票选出30份方案,然后再选出10份,最终由组委会敲定。”
吉祥物是由著名画家陈树斌(笔名:方唐)创作,而会徽的出炉则出现了一则小插曲。
当时,江西设计者杜传颐设计的作品被选中,不过,由于设计和前几届相似,缺乏改革开放的时代感,组委会提出由美术公司加以修改。“他本人经过几次修改,组委会仍不满意,眼看时间很紧了,就找到我。”何世德回忆道,“最终定稿有了较大的改动,也征得他本人的认可,直到来广州领取了奖金,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随后还是闹出了一段(是否经他本人允许修改稿件的)风波。”
当时,广州媒体关注到这件事情,并在开幕式前刊发了《一个章牵动万人心》的报道。何世德义愤之下撕掉了设计原稿,留下遗憾。
六运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是“绿茵场上的拼搏”,三条线是汉字“羊”,代表羊城,“6”的火炬造型代表六运会。富有时代感和广州元素,是不可多得的精美设计。
六运会海报原来长这样
据介绍,为了宣传、推广六运会,当年组委会委托美术公司创作了一批宣传海报,而刘秉礼和劳汝根等几位同仁就具体负责这件事情。
“我设计的那一套叫‘健身强国 扬威亚洲’。”劳汝根说,他特意将珍藏30年的海报带来,并一一展示,“这里面融入了很多广州体育文化的元素,比如,武术、龙舟、醒狮、赛马、摔跤等,都是市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活动。”
说起海报中舞剑的女子,劳汝根笑言,其实创作的时候并无原型,完全是按照自己想象中的形象进行创作的。
“一幅海报要反复修改、创作,通常需要几个月,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脑设备,全部靠手绘。”劳汝根说,天河体育场正门的那一幅超大型海报,规格达到30米×10米,全部是由我们和同事用油漆手工创作了,“当时差不多画了一周时间。”
在劳汝根展示的海报当中,一股浓郁的80年代古朴之风扑面而来,虽然历经30载,仍然历久弥新,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文/摄影 记者 孙嘉晖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