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关于征集广州城市建设“小变、中变、大变”史料的启事
·关于征集广州亚运会史料的启事
·征稿启事
·陈年旧照里的白云山
·六十五载中秋夜 珠水云山几欢歌
·民国明信片上;广州游乐场规划效果图
·瞧!当年幼儿院里的孩子
·广州老城东南角一瞥
·一幅流动的社会缩影
·中国第一张照片拍摄于广州
·4月4日曾经是儿童节
·越秀山为何 又叫观音山?
·伍家花园:19世纪世界首富的私家园林
·十万图片讲述巴士传奇
·目睹过鸦片战争硝烟的三棵古树
更多>> 
图说文史
六十五载中秋夜 珠水云山几欢歌
记者翻阅《广州日报》创刊以来中秋之夜的报道,微观广州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变迁——

  1952年12月,《广州日报》创刊,自此对市民生活有了细微的体察,对城市变化有了系统的记录。2017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重新翻阅这么多年来每逢中秋所做的报道,在黑白的图片里寻找当时明月当时人家,在文字里回想半个多世纪以来市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是颇有乐趣。 

1957水上人家数代不离船。图为黄沙水段81岁老渔民郭汝一家54口人在艇船上共度中秋,大家一起在听收音机。 
1953年刊登于9月22日版面上的一幅画:中秋节到了。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年市民会到“中国百货公司”购买月饼。 
1983年珠江中秋夜。
 
1985迎宾馆、东方宾馆等9大宾馆2000多名年轻人在烈士陵园举行中秋联欢晚会。
 
1986 1983年白天鹅宾馆开业,是全国首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图为1986年中秋夜三百多名中外宾客在宾馆天台赏月。 
199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华西街成为明星街道,中秋节的拍摄常常取材于南华西街的灯会与晚会。 
1997 9月16日中秋当晚,诗书街在观绿路举行了大型晚会,欢庆十五大、赏月贺中秋。
 
1999年广式月饼成为众多离穗旅客的必备行李。图为机场候机的乘客手中都提着月饼。
 
2006年沙面一线江景赏月,一桌要688元。
 
2008年,市民在白云山上明珠湖边斗灯,当时斗灯数999盏,小朋友也欢喜雀跃。
 
2011年记者经过二次曝光摄下的广州塔与明月。
 
2012 从这一年的中秋之夜开始,海心沙中心区域免费开放。当晚前往海心沙赏月的市民人山人海。 

2011年很多家庭或情侣包下广州塔摩天轮舱赏月。

  1952年12月,《广州日报》创刊,自此对市民生活有了细微的体察,对城市变化有了系统的记录。2017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重新翻阅这么多年来每逢中秋所做的报道,在黑白的图片里寻找当时明月当时人家,在文字里回想半个多世纪以来市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是颇有乐趣。 

  江月映灯影 

  “珠江水上人民昨晚也欢乐地度过中秋节。艇船上一片光亮的花灯,和水色、月光相映照,景色非常动人。在东堤段的柴船组还有演唱‘咸水歌’的节目,这种对唱形式的民间曲调,已经有了新的内容,表现了水上人民淳朴的情感。有些听众还临时加入演唱……”     

  ——摘自1953年9月23日《广州日报》   

  “水上人家”上了岸 

  1953年的中秋节是9月22日,在次日见报的报道中,出现了以上文字,可见当时仍有不少渔民终年生活在船上。船上生活艰苦,中秋齐唱“咸水歌”是苦中作乐。 

  1957年,渔民们仍没有离开他们的艇船。这一年的中秋节报道选取了黄沙水段81岁老渔民郭汝为关注对象,他生活在四世同堂的家庭,合家54人聚在船上共度佳节(见左图1957年)。这个大家庭世居水上,靠捞虾为生。 

  1966年中秋节,滨江新村的一栋栋新楼迎来了自己的主人——原来的水上居民。“疍家人”上了陆地,新楼赏明月,此生头一回。 

  十里长堤耀彩灯 

  1983年,白天鹅宾馆开业,在宾馆天台赏月,成了珠江边一道新景观(见左图1986年)。 

  1987年,当时海珠区19条街道和新滘镇的居民亲手扎了数千盏彩灯高悬珠江岸边,形成灯火璀璨的十里长堤。不仅如此,沿途还有歌舞、灯谜、舞狮、挥毫……当然也少不了小贩叫卖各种小玩意儿,十分热闹。 

  在那之后,海珠区的南华西街渐渐成为明星街道,南华西街灯会晚会也成为以后几年的中秋节媒体关注的焦点(见左图1993年)。 

  包桌包船包摩天轮 

  乘船游珠江一直是广州人的保留节目。2002年中秋节当晚,广州市客轮公司的航班有30多个,每10分钟就有一班出发。新船“银鸥”号有两个航班被家庭包下,“白鸥”号的三个航班也全部被家庭包下,包船价格每小时2500元。 

  2006年中秋夜,记者发现,在白天鹅宾馆引桥下方外侧平时免费开放的广场上,临时摆放起桌椅条凳,总计好几百张桌子。桌上摆放着月饼、花生、芋头、田螺、菱角等时令小食和啤酒,能够坐着看到一线江景。四人台最低也要368元,八人台688元。很多附近的居民都愿意掏点钱出来,一家人优哉游哉坐着赏月。 

  到了2011年,赏月的形式就更丰富了。这一年的中秋节,广州市民第一次登上广州塔看月,另有327名市民在全球最高的摩天轮里登高赏月。每个观光球舱里增加一个圆桌,并为每一位游客提供一盒应节食品。2012中秋开始,海心沙的中心区域也免费开放了。 

  山月随人归 

  中秋赏月,市民最爱去的还是白云山。草暖公园赏月、麓湖赏月、山顶公园赏月的图片也时常见诸报端。真正开始统计中秋之夜登山人次始于1987年,当时报道,“昨晚8时起,2万多名市民陆续登上白云山。”到了2008年,中秋节小长假成为法定假日,这个数字变成了“12万人云山祈福”。2009年,“截至24时,18万人次进入白云山”。 

  帽峰山在2002年中秋节首次向市民开放,当晚有2000多人上山赏月。 

  饼儿甜如蜜 

  据报道,1979年,广州全市供应的月饼达180万斤(出口的不算在内),“平均每人至少半斤以上”。豆沙月饼所用的黄糖也改成了白糖。莲香楼也不再用那些烧柴煤的旧式烘饼炉,代之以远红外线旋转式烘饼炉。 

  到1990年,这个数据早已超过了400万斤,人们开始追捧铁盒包装、纸盒包装,纸卷简装已经不受欢迎了。 

  1997年,广州市民的菜篮子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吃荤多过吃粮,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到一半,月饼销售反而不及往年。中秋夜酒楼订席不订菜,市民消费渐渐向实惠型发展。 

  2013年的中秋节出现了宴会遇冷的情况,2014年月饼销售也有所下降。

     文/记者 紫 苏  图片均为本报见报资料 

(来源:《广州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