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位于广州白云区,是南粤名山之一。其地形略呈斜长方形,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山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白云山是五岭中之大庾岭的余脉。
白云山有十分浓厚的文化沉淀,最早可追溯到山北黄婆洞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的遗址;秦末高士郑安期隐居在白云山采药济世,并在白云山“成仙而去”;著有《抱朴子》这部道家名作的晋代江苏人葛洪曾在白云山炼丹;南梁时景泰禅师来此建寺,是白云山最早的寺庙,还留下“景泰僧归”一景,是羊城旧八景之一。
1870-1875年的养正草庐。草庐在白云山弥勒坑南面,其门联云:“养生得神仙芝草,正气
为天地蘧庐。”上世纪30年代初为广州国民政府第一集团军储藏室,有官兵驻守,后毁。这
是从养正草庐背面影像 华芳影像馆摄
一群外国人游览白云山云泉山馆。山馆旧址在今云台花园,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咸
丰年间毁于兵灾,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民国期间曾改为白云酒家,后又遭兵灾,尽
毁无存。图为云泉山馆中供奉宋代苏轼、崔与之和明代黄佐三位先贤的三贤祠,门联“两朝名
世留芳躅,一代风骚合瓣香”,为藏书家孔广陶于1889年所撰。门前长满荷花的池子叫“自
在池”(照片中可见“自在”二字) 照片出自哈佛大学图书馆杜德维相册
上世纪30年代白云山能仁寺山门。能仁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吟坚和尚始建,当
时仅有“茅屋数椽”。后陆续增建,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成为白云山规模最
大的佛教寺院。民国期间香火仍盛,后毁于战乱。我们今天看到的能仁寺是1993年参照
旧制重建的。照片出自1934年出版的《广州指南》 拍摄者不详
这是著名的“白云晚望”景观。照片出自1934年出版的《广州指南》 拍摄者不详
1909年的白云山山景。从高处向下拍摄,弯弯的山道蜿蜒于山腰,最远处可见珠江 美国地质学家张柏林 摄
1935年白云山山景。这地方很容易认出来,就是今天的黄婆洞水库的一处 拍摄者不详
1870-1875年的蒲涧寺。蒲涧寺在白云山麓的蒲涧边,其历史十分悠久,晚唐诗人李群
玉即有《登蒲涧寺后二岩》诗三首,说明唐代已经建寺。宋代苏轼被贬惠州路过广州时
曾游白云山,所作《广州蒲涧寺》诗被勒石置于寺门侧边。据说蒲涧寺是为纪念郑
安期而建 华芳影像馆摄
1935年白云山山景。这是白云山某处山涧(有可能是蒲涧),涧边岩石嶙峋,有一群游人在游玩 拍摄者不详
1893年,一群外国人游览白云山,背景是白云山某处山坡 照片出自杜德维相册,摄于1893年
1906-1909年白云山山景。画面中是几面山坡,树木稀少,山坡上建满了各式坟墓,几条小路连接
于坟场之间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 摄
唐宋以后,陆续有杜审言、李群玉、韩愈、苏轼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诗。
明清的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占其三:“蒲涧濂泉”、“景泰僧归”、“白云晚望”。
今天的白云山,已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它的恢复和建设,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民国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白云山的文物古迹与山冈树木已一片颓然,1949年时,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断壁残垣。
新中国成立之初,白云山由中山大学林业系管辖。1958年,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白云山建设管理处,隶属广州市园林局。再后来,专门成立了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归口广州市市政管理局和市园林局。
1958年以后,修通了沟通白云山南北的公路,开辟了山顶公园和北山公园,建造了山庄旅社、双溪别墅、松涛别院等宾馆;开发和建设了黄婆洞水库、明珠楼水库、大金钟水库、麓湖公园等游览风景区,并广植林木,使白云山呈现出万木葱茏、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象。
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白云山分别以“白云松涛”、“云山锦绣”和“云山叠翠”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
改革开放后,白云山又有多项新的建设:1986年,长1672米的登山缆车建成使用。1989年,鸣春谷天然式鸟笼建成开放;1994年广州碑林建成,1995年,云台花园建成开放,1998年鸣泉居度假村建成开业……
目前白云山风景区从南至北共有7个游览区,如麓湖游览区、摩星岭游览区、明珠楼游览区等。景区内有三个全国之最的景点,分别是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全国最大的天然式鸟笼——鸣春谷;全国最大的主题式雕塑专类公园——雕塑公园。
这些就是今天广州人所知和所见的白云山。然而,由于照相机的出现,当年一些外国人或中国人用相机为我们留下了一批远至140年前的白云山老照片,让我们能一窥清末民国期间的白云山风貌。
这些白云山老照片的内容大致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展示白云山的山景。从这部分照片中,可以看到白云山的巍峨宽阔,气势不凡,也发现当年的白云山一是林木比较稀少,甚至有不少光秃秃的山头;二是部分山冈和山坡布满坟茔,简直就是“乱葬岗”。
另一部分旧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已消逝的部分寺院道观的风貌,如蒲涧寺、养正草庐、云泉山馆、能仁寺等。白云山曾有十余座寺庙道观,大部分没有留下可视的图像,这几处建筑留下了清晰的照片,殊为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