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一杆司马秤 称金又度银
·这个远去的行业曾经撑起了广州人的餐桌
·从“火镀”到“电镀”——体现出广州人活跃的商业精神
·

从百货商场到大型购物中心

“买买买”背后的城市之变

·十三行两百年前就有跨国财团
·先施公司 先进的经营理念不输今天
·百年大押 藏宝夹万
·酝酿大变局的“一德-长堤商圈”
·此“城”可追忆
·清末民国广告里的岭南风土人情
·陵园西手机一条街 400米长的“叹息”
·文昌天光墟 日日人头涌
·“盛景”不再 岗顶电脑城 现撤离潮?
·民国年间的药店是是如何营销策划的
·新大新不新 老百货不老
更多>> 
商业
墟市骑楼前店后仓 繁华过后重觅新生
旧墟市见证乡村商贸发展史 衰落之际正在寻找复兴契机

  从河畔码头到铁路站点,再到公路枢纽,在时代发展交通枢纽变迁中,古墟市起起落落。上一期,记者探访了白云区流溪河上游的西湖墟、蚌湖墟、高增墟三个旧墟遗址。本期,记者走进流溪河下游的均和墟、高塘墟。均和墟布局设计巧妙,贸易区生活区分离,堪称乡村商贸中心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代表。高塘墟至今仍完整保存着一条广州乡村最美骑楼街,诉说着高塘墟背后的故事。 

平和大押(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摄 
高塘墟内的一家布匹店仍在营业中。 
在江高镇爱国西路,商铺大多紧闭门户。 
均和公所(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摄 
如今的高塘墟,街上行人寥寥。
 

如今的高塘墟,街上行人寥寥。

  均和墟 

  均和墟遗址位于白云区均禾街,均有均匀、公平的意思,和则指和气、和睦,均和墟这个名字寄予了买卖双方的愿望:公平竞争,和气生财。均和墟最早的形态是小集贸点,主要是附近石马、平沙、罗岗、清湖四个村的农贸交易。直到1915年,均和墟才走向兴盛,迎来万客云集的黄金时期。 

  一场洪水催生出古墟市 

  “均和墟的兴起源于一场特大洪水灾害。”均和居委会退休人员黎先生说,1915年,一场大水将原来位于石井大朗的桥头市冲毁了,该桥头市原是附近村民主要的农产品交换地。桥头市一毁,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墟市。于是,均和墟人气渐旺,南来北往的村民在这里云集,附近嘉禾、龙归、新市的村民纷纷将农产品拿到这里来交换。 

  1938年,位于江高镇的高塘墟被侵华日军烧毁后,赶高塘墟集的四乡农民、商贩纷纷转向均和墟,不少商人也陆续转移到均和墟设店开厂。1938年到1945年,均和墟进入鼎盛时期,墟内设有公所,当铺、茶楼、商铺鳞次栉比,水路运输频繁,码头繁忙。黎先生说,每逢农历初一、初四、初七、初九为墟期,均禾涌码头上常常云集大小船只数十艘,当地人称之为“街船”;每到收获季节,大量的白榄、马蹄、花生、生姜等产品在墟场上交易,并从水路销往外地。 

  贸易区生活区互不影响 

  据白云区文遗办文化研究者冼永成介绍,均和墟的设计者来自上海,整个墟市坐东朝南,梳式布局,南面有楼高35米的平和大押,东面有三路两进祠堂格局的均和公所。墟市既有岭南特色,也有上海特色,所有临街商铺均为东西相向带骑楼的两层建筑,一层前店后仓,二层做起居室。此外,临街商铺门面街道路面宽阔笔直,纵横有序,骑楼设计也符合当时的潮流。 

  据了解,当时经营场地划分有序,北面有若干个村坊,分别经营耕牛、牲猪、家禽等;西面临涌的地方主要是医馆、烟馆等。墟内较有规模的工场有“恒栈”“权记”“福祥”“志记”等四大酱园,所产酱料销往省内外;还有“大有年”“福来”等四间碾米厂和“天安”“发记”“祥利”等榨油厂;饮食业有“如心”“统一”“发达”等三大茶楼。 

  从1940年至1945年均和墟手绘图来看,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是生活之便。均和墟四边分布有四个闸门,保障安全,均和公所及其前面的荫街,则将整个均和墟分成了生活区和贸易区,互不影响。白天,闸门打开,迎四方来客,贸易区早晨6时左右就开始热闹起来,搬运工人也开始忙活起来,将货物从船上搬往米铺、茶楼等。夜晚,均和墟的四面闸门关闭,贸易区人潮褪去。商户们回到生活区休息,整个墟市一下子安静起来。 

  当时的均和墟还出现了商业的专业分工,墟内现存的平和大押就是例证。当地几名乡绅富商耗费白银3万两,使用青砖18万块,在贸易区内建立了平和大押,当年其典押业务范围除收押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和日用品衣物外,还兼营机器、原料、货物等押放业务。此外,均和墟还有一座祠堂形制的公所——均和公所,是旧时白云区均和墟的管理机构,负责解决整个均和墟市及周围13条村的纠纷等。 

  复兴在望 

  均和公所被打造成市民文化中心 

  流溪河畔古墟市数量众多,古墟旧址内还有大量骑楼、书舍、宗祠等古建筑。目前,均和墟片区已被纳入广州市城市更新计划,未来将建成集文化、旅游、商贸、特色产业为一体的特色历史街区。此外,高塘墟、均和墟、蚌湖墟已被列入《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名单。 

  2016年9月,经过修缮的均和公所正式开放,目前已成为区域市民文化中心,定期举办小艺术家公益培训营,结合地区桃花文化与火龙文化,邀请非遗大师加入授课。每年,均和墟还会举办一届桃园新春墟日,学习墟市知识、品尝本地美食,让社区居民重温历史,留住乡村记忆。 

  “一个区域没有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它的发展就犹如空中楼阁。”白云区国规局相关负责人说,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不能复制的历史印记,走好保护和传承两步棋,才能够让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传统风貌建筑等能够延续自己的生命价值。 

  此外,蚌湖墟也将迎来新发展。记者获悉,去年白云区国规局已对蚌湖墟展开活态保护利用的发展规划研究,计划将保护蚌湖墟的自然生态环境,充分集合水乡、墟市、侨乡三种文化,引入与之匹配的功能业态。 

  “蚌湖墟集合了江、村、墟、田的历史与生态环境资源,是白云区独有的,对其进行保护利用,不仅能保护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彰显白云区的文化底蕴,引入田园综合体发展旅游产业,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撑腰’。”白云区国规局相关负责人说。 

  活化利用 

  建议加大资金投入 导入市场运作 

  冼永成介绍,自古以来,凡是古道驿站、水路码头的地方,往往会形成商品交易频繁的乡村墟市,如白云区高塘墟、均和墟、神山墟等,而骑楼正是构建乡村商业区街的主要建筑形式。 

  以高塘墟骑楼街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前,这里还是人潮涌动,一派繁华。但到了本世纪初,尤其距离它们不远的江同路崛起,高塘墟迅速衰落。墟市人潮退去,留下的是不能搬离的骑楼。记者走访发现,现在高塘墟不少商铺已闭门休业,即使在营业中,也是门可罗雀。“如果在高塘市场和江高步行街就能买全自己想要的东西,谁还会选择来这里。”上世纪90年代在爱国路开起第一家糖水店的潘师傅见证了江高骑楼街的兴衰。 

  研究广东墟市的学者邢君认为,乡村墟市建筑不同于城市中的商业建筑,造价低廉,但工艺实用,破败起来则尤为迅速。“乡村骑楼建筑在外部环境方面存在硬伤。”冼永成认为,白云区以前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导,在人流量、建筑规模、商品种类(主要是高档商品)等方面,本身就不能与广州的诸多历史老街区相提并论,且白云区的骑楼建筑起步较晚,规模小。 

  “在实际生活中,骑楼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历史价值。”冼永成说。在实地考察中,许多骑楼居民其实知道历史文物应该保护,但苦于在如何保护和如何生存双重矛盾中无法找到平衡点。冼永成认为,墟市骑楼的保护和发展,除了要加大政府层面的资金投入,还要导入市场运作,让老骑楼焕发新生机。 

  高塘墟 

  高塘墟前身为流溪河下游北岸的一个小集市,原名集福街,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初始规模仅约50间店铺。由于水路交通便利,集市生意日益兴旺,狭小的铺面早已满足不了发展需要。光绪年间,当地十八社董事会发动村民集资,用于购买数十亩土地兴建墟市,最终募得近2万两白银,耗费两年建成高塘墟。 

  交通便利:一跃成为禺北商贸重镇 

  在江高镇爱国西路,路两边两排骑楼静静矗立,商铺大多紧闭门户,只有几家杂货、小吃店敞开大门,接待为数不多的顾客。仔细一看,部分商铺的牌匾还残存“供销社”等字样,墙壁贴满褪色的海报。这里就是被人们称为广州最美乡村骑楼街的地方——高塘墟。 

  据了解,高塘墟大致呈长方形状,共有5条南北走向的商业街,每月农历初一、初六、十一、十六、廿一、廿六为墟期,售卖产品包括猪牛、鸡鸭、竹木器具等。当时,每条商业街南端均设有码头,来自竹料、蚌湖、从化一带的货船云集于此,经高塘墟转往广州市区、花都、南海等地。 

  与其他墟市一样,高塘墟依附流溪河兴起,并逐渐发展成商业要地。1936年,京广铁路南段粤汉铁路建成,位于铁路西侧的高塘墟凭借铁路枢纽一跃成为禺北商贸重镇,上世纪90年代,由于没有公路交通规划导入,高塘墟又迅速落败。 

  1938年,日军占领高塘墟,纵火将墟市烧成灰烬。直到1943年,当地十八社董事会提议重建高塘墟,并募得5万多两白银。三年后,新的高塘墟建成,主街为两层楼高的骑楼建筑,共有250间商铺,目前主体建筑仍保存完好。凭借原有的贸易根基,高塘墟很快重返禺北商业中心的位置,并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顶峰。 

  旧墟兴衰:乡村交通枢纽中心的转移 

  70多岁的王先生在高塘墟经营一家布匹店已有数十年。他还记得,每逢墟期,顾客如潮水般涌来,两旁商铺将货物堆到门外,小摊贩则在路面高声叫卖。“车辆根本进不来,到处都是人,说话还要提高嗓门。”王先生眯着眼睛回忆道。趁着墟市兴旺,他的布匹店也迎来生意高峰,每次进货都被抢购一空。1983年春节前夕,店里6个工人从早到晚不停地剪布,有时还要拎回家加班。几毛钱一尺的布,一天竟卖了上千元。 

  随着公路经济时代的到来,高塘墟曾引以为傲的水路、铁路运输优势逐渐变成软肋。由于旧有规划限制,高塘墟迟迟未能打通公路经济动脉,大型货车开不进墟市,小型货车也要绕道而行。而江村、人和等墟市却依靠公路要道优势,早早拔得发展头筹。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塘墟日趋没落。 

  不久后,在距离骑楼街北面900多米处,高塘市场落成,被视为“新高塘墟”。高塘市场除了售卖肉菜、日用品、服装,还设有餐厅等商业场所,一到墟期,人流如织。高塘市场的崛起给了旧高塘墟最致命的一击,骑楼街从此沉寂,墟市名存实亡。 

  如今,王先生的布匹店已由女儿王秋霞接手,仍在高塘墟内坚守,只是生意状况不复往昔。随着成衣普及,裁缝业务渐渐萎缩,布匹店转而销售枕被布料,来购买的多是老主顾。布匹店的困境并非孤例,墟市人气低迷,商铺相继关门,街上行人寥寥。

  文/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陈若兰  图/记者  陈忧子(署名除外)

(来源:《广州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