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巧手金刀割紫云 千姿端砚笔下生
·“屋顶匠人”风雨37载
·老祠堂的龙舟师
·数字化的年代 他们在图书馆深处修古籍
·一本多媒体大词典竟然花了300万?
·匠心妙手 古祠重光
·广彩大师翟惠玲:不服输 45年就做一件事
·南箫粤声 三代坚守
·潮州金漆木雕修复展现广美工匠精神
·老宅刷“美容漆”美颜不成反催老
·作品被争相模仿 一时遍地“竹笋”
·蚌湖大钟楼 盼钟声重响
·嵌瓷60载 坚守如“山石”
·新会陈皮新玩法:发论文、开网店、推公号
·“针神”不断针培养后生无数
更多>> 
文化保护
中山纪念堂建筑图纸 垃圾堆里淘来的“镇馆之宝”
广州市档案修裱中心修裱师讲述“拯救”档案的故事

  当我们与闺蜜亲朋把酒言欢时,他们孤身坚守在空荡荡的修复室;当我们热议世界杯赛场的精彩时,陪伴他们的只有一台老旧收音机…… 

  他们是文物修复师,是档案修裱师,是典籍讲述者。他们,用匠心守护古人智慧,用耐心重现古物光芒,用爱心传播经典力量。巧手出天工,延续古物的生命;与历史对话,传承文化的墨香。他们,是唤醒历史的人。  

  
23岁的黄家豪正在修复一份《1911年番禺县地方志》的90年代复制件。  
“脱酸”处理。
  
“刷浆”程序。
  
“补洞”程序。
  
16m m缩微胶片通常用于记录档案原件。

  南都推出系列报道,带你走进文物修复、档案修裱的神秘世界,走近这群用最美时光孤独坚守的时间匠人,了解他们如何拯救即将消失的历史,探寻这份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更重要的,是收获这些历史碎片带给我们的生命力量。 

  档案记录着历史的点滴细节,修复一份档案,意味着从时间手里抢救历史。今年6月初,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新馆二期正式对外开放,近4000平方米的展厅共展示珍贵档案500余件,包括大量的建筑图纸、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和实物档案。谁能想到,这些用于展览的仿真档案,全部出自位于档案馆的广州市档案修裱中心。南都记者日前走进广州市档案修裱中心,为你揭开档案修复的神秘面纱。 

  耗时半年修复国家重点保护档案——— 增城《畲族族图》 

  7月10日上午,约200平方米的广州市档案修裱中心裱糊室里,宽敞而安静。室内摆放了许多机器,几名修裱师伏在工作台上,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修补档案上的破洞,又或者用浆糊给陈旧单薄的档案托上宣纸加固。已经在档案馆工作了30余年的孙晓红说,他们正在对破损的档案进行加固、修裱,这也是档案修复最常见的工作。 

  “档案的种类繁多,并不仅仅只局限于纸质档案,实物、荣誉证书、声像等都可以是档案,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作为综合档案馆,储存的档案种类非常多样。”孙晓红说,修裱中心主要负责纸质资料的修复,包括文件、图纸、族谱、书画等。 

  早在2005年,广州市档案修裱中心成功修复过一份珍贵的国家重点保护档案——— 增城《畲族族图》。《畲族族图》为一份长6米、高约60厘米的古旧绢画,详细描绘了畲族的祖先——— 一条神犬,因为替国家破敌立功,而被招为驸马封王,在金钟内呆了6天转化为狗头人身形象,后与公主繁衍子孙直至去世的传奇故事。 

  在这幅绢质的画卷上,绘有96个鹅蛋脸、尖下巴的人物形象,包括君王、大臣、公主、山民和仪仗队兵士等,场面内容则涵盖了上朝、歌舞、出征和洞房花烛等。“那份族图拿过来的时候残破不堪,画卷上有很多霉点,一些画面内容已经无法辨识。”孙晓红还记得,族图当时不仅残破得厉害,需要大量的拼接,而且本身纸质已经炭化,材质变脆,一碰就碎。“真的是一点点绣花,耐心地拼。”修裱中心耗时半年多,不仅成功将族图修复完成,还制作了一本复制本供展出。 

  增城市正果镇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村,族图的成功修复为他们留下了寻根问祖的文化遗产,也为广州的家族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山纪念堂建筑图纸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还有一件镇馆之宝,即中山纪念堂的建筑图纸,也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一套中山纪念堂设计图纸。 

  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山东东平人吕彦直(1894-1929),他是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师。这位才华横溢的天才设计师活跃在中国建筑界只有短短四年时间,却两次获得全国性设计大赛首奖,以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杰出设计在近代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年,吕彦直为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设奔波劳累,没有等到中山纪念堂落成,就因肝癌英年早逝,终年35岁。 

  吕彦直逝世后,其助手黄檀甫接手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图纸。后来因生活所迫,黄檀甫不得不将手中的图纸当作废品卖掉以维持生计,图纸由此流落民间,不知所终。30多年前的一天,广州市档案局得到消息,在上海废品收购站里发现了一批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图纸,当即派人前往,花了近300元买回图纸。并聘请文物修复专家进行修复,终于使这些图纸完好地保存下来。 

  目前,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除了藏有中山纪念堂图纸500多张之外,还藏有24张海珠桥最初的设计图纸,都十分珍贵。 

  由于图纸多为重氮盐蓝图,它与一般纸质材料不同,蓝图上的重氮化合物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物质,遇光即迅速分解,从而会发生变色。“蓝图是出了名的‘见光死’,为了保存原件,我们把蓝图用层架保存,并用黑布将其整体覆盖起来。”孙晓红说,中山纪念堂建筑图纸的修复不但挽救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珍贵史料,而且顺利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山纪念堂至今经过了多次维修,每次重大的维修,工程人员都要来参考这张最原始的设计图。 

  探秘 

  喷水、刷浆、拼接、托裱、上墙……经过十余道手工修补程序,一件件原本破旧不堪的老旧档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走进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这间修裱中心,感觉修裱师就像医生妙手回春让“病人”重获新生一样,“拯救”档案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采访中,对修裱中心印象最深的是“讲究”二字。很多不起眼的小物件,也许背后蕴藏着一个大故事。 

  一张定制漆器大桌价值两万余元 

  走进修裱中心,首先看到的是好几件大红色的“重器”,那就是朱红色的裱糊大案,即修裱工作的操作台。据介绍,这几张裱糊大案都是专门从扬州定制的,每张价值两万元以上。 

  “为什么要到扬州定制?因为扬州的漆器工艺是最好的,这几张桌子不仅是木质一流,而且表层的这层漆都是极其精致的工艺。”孙晓红说,档案修裱工作大部分操作都需要在这个工作台上完成,所以对于修裱师而言,一张好桌子极为关键,“因为红色的桌面与档案的颜色形成较强的对比,可以清晰反映出档案厚薄和各种破损,操作起来会清晰可辨,得心应手。漆面的话,一些修裱时用到的各类材料,都不会对桌面产生影响,比如水、浆糊、甚至是一些化学试剂等。” 

  不光是裱糊大案,一些小的工具上都丝毫不得马虎。比如一块修补时使用到的竹帘,也是来自安徽泾县。为什么?因为那里的宣纸最有名,而这种竹帘本身就是制作特制宣纸时抄纸用的,非常细腻。此外,一些档案也需要用到古法制作的“雁皮蝉翼”、山桠皮纸等宣纸来修裱,整张宣纸都是半透明状态,透光性极佳。 

  纯手工修复,所有步骤均可逆转 

  修复档案时,修裱师会在工作台上先铺油纸,用喷水壶喷湿展平档案,把文件字面向下,然后用排笔刷浆糊,选用质地、颜色相近的托纸将其托裱,托裱好后贴在板墙上等待自然晾干,进入下一道数字化工序。 

  经过喷水、刷浆、拼接、托裱、上墙等数道手工修补过程,一份纸质档案才算得以“重生”。但这种处理方法只适用于受到轻微破损的档案,纸张强度较好、存在一些局部残缺或孔洞的档案,通常只需要几天就能完成。对于中度破损、严重破损以及一些珍贵档案,就需要视其损坏程度采用不同的修复技术,如揭补、丝网加固、去污脱酸等,往往需要耗费数月。 

  虽然现在已经有不少先进设备面世,但在孙晓红看来,她还是更提倡手工修裱,“修裱讲究可逆,也就是说修裱处理后的档案,在必要时应能通过再处理使档案载体与其修裱材料相分离。” 

  另一项“拿手绝活”——— 制作仿真品 

  除了修复之外,仿真也是修裱中心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因为真品只有一件,十分珍贵,但我们又要满足观众参观的需求,怎么办?这就需要有仿真展品的出现。”孙晓红说,《档案广州》历史记忆展是新馆二期的亮点之一。该展区共展出各类文书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和实物档案50 0余件,这其中所有纸质类展品全是装裱中心制作的仿真品,“特别是一些岭南艺术家的字画作品。” 

  “仿真书画不是说随便做就行,而是要根据原作,修旧如旧,尽量仿照出那个时代的感觉。”孙晓红说,在这个过程中,大批尖端的新科技装备帮了大忙。 

  “近年来,我们专门订购了一套价值200余万元的仿真设备,包括扫描仪、电脑、专业显示器、专用软件、打印机等,可以说能够做到所见即所得,达到最精确的、最逼真的打印效果。”孙晓红现场展示了一套惠州籍中国著名国画家刘仑的《梅花图》仿真画。这幅《梅花图》经过扫描、图像处理后,再细细的描摹细节,制作的仿真件和原图几乎看不出差别。 

  特写 

  70后 

  黄翠颜 

  误打误撞入行 

  一干就是17年 

  今年47岁的黄翠颜自2002年进馆后一直从事档案修裱工作,在这一岗位连续工作了17年。作为一名老员工,她每天都忙碌地穿梭于缩微室和修裱中心之间。 

  缩微是指采用专门设备、材料和工艺,把原始信息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摄影记录在感光材料(胶片)上,经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传播和使用。修裱中心对重要档案都要制作缩微胶片。这份工作主要由黄翠颜负责,一年10万画幅的工作量,平均每天她都需要对近300份档案进行拍摄、存档。 

  在从事档案修复工作之前,黄翠颜由于英文较好,曾在一家外企做办公室文员。后因企业搬迁,黄翠颜离职,误打误撞进入了档案局。她回忆说,刚进来的时候一点经验都没有,修裱中心也只有她和另外一名修复师。 

  “师傅很忙,很多工序只教一两遍,剩下的就靠自己慢慢琢磨。”黄翠颜说,起初人手不够,除了学习修裱,她还要负责档案的整理录入。后来档案局新增了档案缩微拍摄工作,也由她来负责。这种两人为伴的工作局面一直持续到前年,才新来了3名“90后”。 

  “这几个90后都跟我儿子差不多大,他们平时都喊我颜姐,我和他们都是好朋友,相互帮忙,不存在什么代沟的。”黄翠颜笑着说。 

  黄翠颜坦言道,这份工作除了寂寞,还又脏又累,非常欠缺专业对口的年轻人,愿意长期待在这一行的更是寥寥无几。 

  入行17年,尽管已经是修裱行业的“半个专家”,在提起修复工作时,黄翠颜依然十分谨慎,“修复族谱以及一些珍贵档案时心理压力很大,它们送过来的时候往往破损严重,一碰就脆,我好担心自己不够谨慎,损坏了这些资料。” 

  一张A 4纸大小的纸质档案,全部修复完要10多道工序:揭粘、除尘、去污、铺膜、展平、刷浆、上托纸、排实、上墙、裁切、折叠、压平、装订……工序并不复杂,但十分精细,黄翠颜每天都在这些工序中来来回回,一做就是17年。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让她也犯上了一些难以避免的职业病,腰椎和颈椎都出现了问题,但每次看到一份份档案“重生”入库,成就感难以言表。“我们只是平平凡凡的一群人,认真做好手上的一份平凡事。”黄翠颜谦虚地说。 

  90后 

  黄家豪 

  “要把它当一辈子 

  的事情去做” 

  今年23岁的黄家豪是一名档案修复师,2016年从南京莫愁专科学校毕业后来到了广州市档案发展中心。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拿着尺子比量一件《1911年番禺县地方志》,整幅图已经达到中度破损,压痕严重。 

  “这件地图的修复难度主要在于褶皱和拼接复位,光展平褶皱就需要花很多功夫,全部修复完成大概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黄家豪说。 

  黄家豪学习的是古籍修复专业,在学校时就经常接触字画、古籍的修复实践。“这个行业比较冷门,而且就业方向很窄,当初选择这一行的时候没想太多,只是想早点步入社会,能够静下心来学点东西,但做久了也慢慢有兴趣了,把一个支离破碎的东西修回原貌,挺有成就感!” 

  黄家豪目前主要是负责修裱,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因为对这份工作非常谨慎,他经手的档案数量也不少。比如,30多张广州市府合署建筑设计蓝图的修裱,便是他和同事一起历时两个多月完成的。 

  黄家豪还加入了一些全国性的修复群,经常与专家老师线上讨论修复技术,平时遇到问题也爱与同行沟通。“我们是工作宅,但人不宅,私底下我也有很多娱乐活动的。”这个90后小伙接受采访时也不忘打趣自己,工作之余他热爱健身,打打篮球,踢踢足球。 

  修复一页档案就好像是屏着一口气,一气呵成才算顺利,为此他们往往要集中注意力,连续工作很长时间。“做这个行业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把它当一辈子的事情去做。我也谈不上什么精神,就是一种人生态度吧。”黄家豪说。 

  采写:南都记者 尹来 实习生 程小妹 通讯员 谭静宇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来源:《南方都市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