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广州已有平价药房?夏天还有医疗队下乡?看到这个标题,你或许又要说我故弄玄虚了。嘿,我可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查了厚厚一堆资料,才知道这段故事的呢。近千年前广州城里的“官办平价药房”就开在繁华热闹的南濠街(即今天的海珠中路),意在缓解百姓“看病难”,店里所售卖的药物价格只有市价的三分之一,还24小时营业。值班的“工作人员”胆敢夜间不卖药,就会被重打一百大棒。来来来,这么有趣的一段古,让我们去了解一下。
宋代画家李唐画作——《炙艾图》,描绘了宋代农民接受艾灸治疗的场景。
生姜图谱。姜有健胃、除湿、袪寒之效,可供药用。
设惠民药局 缓解“看病难”
提起“看病难”,几乎每一个有过切身体验的人都有一肚子话要说。然而,倘若回到近千年前的广州城体验一番,我们肯定会不由自主地感慨,今天我们遭遇的困难,与前人比起来,真不算什么。住在城里还好,有个头疼脑热,出门请一个郎中,到家里来诊治一番,开两剂药,没准就好了。当然,兜里要有银子才行,从古至今,看病都是很费钱的事,所以在古代笔记里,因病致贫的富人、书生比比皆是。倘若住在乡下,那就惨了,病症稍微复杂一点,村里的郎中看不了,就得驾条小船,到城里请大夫去。一大早出门,哼哧哼哧走一天,等进城找着大夫的时候,没准都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大夫不愿走夜路,就得挨到第二天,如果是急病,等好容易把大夫请进家门,或许黄花菜都凉了。
话又说回来,宋代号称“以仁治国”,很多士大夫也确实抱着“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真心想做一些体恤民生的事情。老百姓的“看病难”,也是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113年,有地方官上了一道折子,称一些偏远乡村“相距州县甚远,遇有疾病之人,本处无医药,往往损失者众”,因此恳请设置官办平价药房,以“救万民之疾苦”。宋徽宗大笔一挥:“从之”,这事就这么定了。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间,各地的官办平价药房渐渐多了起来。这种官办药房的药物售价,只有市价的三分之一,故而就取名为“惠民药局”。官办平价药局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明代,“惠民药局”的称呼也一直沿用了下来,成为古代医疗福利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说,根据当时朝廷的规定,像广州这么大的地方,为了便于老百姓看病拿药,城南、城北、城东、城西都要设立平价药局,不过,大概是我搜索能力欠佳的缘故,查了半天,也只查到了城西的惠民药局之所在,即临近珠江的南濠街。这条南濠街濒临“善利门”“善财门”等几大城门,旁边的护城河(今人民路之所在)舟来舟往,街上店铺林立,四周居民众多,在此设立药局,正符合朝廷在人烟繁盛之地设立平价药房,以惠及民生的宗旨。
朝廷颁布药典 售假要受严惩
在南濠街闹市区占有一席之地的惠民药局意在解决城里乡下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那它售卖的药物从何而来呢?说来你会不相信,这里的药物,都是从京师杭州千里迢迢运输而来的,山一程、水一程,最起码要走七十多天。药虽卖得便宜,朝廷对药材质量的把关并不马虎。京师专门设有制药厂——当时称和剂局,炮制供应各地惠民药局的药物。作为独一无二的中央制药厂,和剂局雇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以市价购买药材,并严把第一道检验关;此后,还有官员把守复检关,确保选购的药材没有瑕疵。
看到这儿,您要说了,和剂局的采购量这么大,总会有药贩子动歪念,走门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种事虽说难免,但总体而言,朝廷对假药的查处是很严格的,一旦发现,买卖双方乃至监管官员的屁股都要挨板子,如果因假药伤害人命,很可能还要以“杀人罪”论处,责任人就算不掉脑袋,牢饭也没那么好吃,对不对?再说,宋代的官员弹劾制度挺完善的,官员用公款喝顿小酒,没准都要被人参一本,监管药材质量的官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呢,要动手脚也没那么容易。
话说,平价药局冠以“惠民”二字,并不只是药价便宜,百姓抓药治病也十分方便。要知道,和剂局卖的不是普通药材,而是中成药。民间常见的各类疾病,都有相应的方子,和剂局根据不同的方子,选用相应的药材,细心配比,制成中成药,至今广为人知的藿香正气散、牛黄清心丹、四物汤等,在当时都已普及。
据一些学者统计,宋代和剂局制作的中成药,往少里说也有700多种,治疗病症涵盖内科、外科、儿科、骨伤科、妇科、眼目、咽喉等14种门类。这700多种中成药所依据的方子,也不是随便找太医院写一写就行的,而是完全来自由政府发布的官方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边的700多个方子,是朝廷派出专家队伍深入民间,遍访世代名医之家以及隐逸市井的医界高手,苦心收集而来;然后太医院还要一一验证,确实有疗效,才纳入药典,成为和剂局制药的依据。要知道,太医院是给皇帝看病的机构,由此也可见官方对这部药典的用心。
和剂局制药的地方,有兵丁严加看守;中成药制作完成后,精心包装密封,再盖上“和剂局”的大印,就可以装船运输了。这些保命药千里迢迢南下运到广州,以市面价格的三分之一卖给老百姓,冠以“惠民”二字,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并不夸张。
(注:本文参考了《探析宋代药局的急救及惠民作用》《宋代方剂名著
配有坐堂医生 药局通宵营业
看到这儿,您或许要说了,就算惠民药局卖的中成药货真价实,且药方十分精妙,可患者又不是医生,怎么知道自己该买什么药,不是还得费心费力去找民间的郎中?万一碰到庸医,用错了方子,惠民药局卖的药再好,也救不了命呀。嘿,你想到的问题,当时官方也想到了。所以,南濠街上的“惠民药局”虽然号称“药局”,其实是配有坐堂医生的,相当于一个专业的医疗机构。患者有个头疼脑热,先找医生看病,医生开了方子后,按方子买来平价药,就可以安心回家了。如果患者住得远,坐着小船晃晃悠悠赶到城里,天都快黑了,也不用着急,药局有夜诊,专门有人轮宿值班,半夜三更有人来,都得开诊卖药。值班者如果因为贪睡,将患者拒之门外,事情败露后,先被打上一百大板,再送到衙门里论罪。这一百大板下去,屁股都要被打开花了,还不如正常开诊的好呢。
除了卖平价药、医生坐堂、开夜诊,宋代惠民药局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另一招是送药下乡。端午过后,暑日炎炎,民间各种疾病多发,药局就会派出医生,下乡巡诊,医生身后还跟着兵丁,肩上挑着药担,里边装着各种夏日常用药,遇有患者,随时发放。“惠民药局”的下乡送药活动,要一直持续到秋凉,才告一段落。当然,与广袤乡间患者的急需比起来,兵丁的药担子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千年前就有深入四方的“下乡医疗队”,这段历史却足以令人自豪呢。
文/记者 王月华 图/fotoe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