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商业史话 |
倚水重商情 |
|
|
说到这里,自然要谈到古越秀的“面水”了。
据地质学家研究,远古时华南的地块几度升沉,在下沉期间,珠江河口的水面远较现今辽阔。以后,在西侧形成广大的西、北江三角洲,在东侧形成较小的东江三角洲,而介于二者之间是一个漏斗状的深水湾,乃地盘沉溺所成,称为溺谷湾。这个深水湾由伶仃洋伸展到古广州一带,海水直抵越秀山南麓。后来,陆地不断沉积,原是小岛的坡山、番山与禺山逐渐变为半岛。更由于番山禺山半岛上有白云山流下的溪水,原住民便首先聚居于该半岛上。后来,两个半岛连成大片陆地。到南越国时,珠江北岸约在今西湖路及向东延伸线一带,以后才逐渐南移。古代的珠江比当代阔得多,广州常受咸潮影响,故宋代苏东坡到广州时曾建议引白云山水到城中解决民用淡水不足。那时广州城南边江面宽阔,人称“小海”。民间代代相传称珠江为“海”,直到20世纪50年代,老广州仍称珠江边为“海皮”,过江称“过海”。
珠江景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