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博物馆之旅,让过去照亮未来
·冯冼联姻抚百越 粤辽千山万水情
·百年“长衫” 流风余韵
·世纪拍卖!洛克菲勒专拍成交或超7亿美元
·虾妹要出嫁 船头摆盆花
·回望历史 勿忘先贤
·秘鲁的许多蔬菜用的是广州话发音
·水上浮城的湾区变迁
·春风融化寒霜 哲学滋养情怀
·1927年的妇女节
·老广州过元宵 比除夕还热闹
·饶公治学精神当为后辈所传承
·广东最老菩提树隐居江门
·168处历史建筑有了保护图则
·21年离不散的街坊情
更多>> 
广角聚焦
我的大舅公:“泰坦尼克”幸存者
船上8名华工为江门台山人 其中6人幸存这段经历将被拍成纪录片 明在台山拍摄

  20年前,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内地上映,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在中国家喻户晓。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上有8名中国人,其中6名中国人在海难中幸存。而祖籍江门台山下川岛的方森就是6名幸存者之一。 

幸存者方森和妻子的合影 

  “船沉的时候,大舅公抱着一块木板在海上漂,后来才获救的。”昨天,泰坦尼克号6名幸存中国人之一——方森(又名方荣山)的妹妹的孙子朱红品告诉记者,“他曾和我奶奶在信中讲过自己的经历,遗憾的是那些信后来被烧毁了。” 

  记者昨天了解到,为了还原有关泰坦尼克号上中国人的历史,向世人介绍幸存中国人的人生故事,以6名幸存中国人为主角的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团队即将于5月9日至14日到江门台山进行拍摄。 

  中国幸存者经历将拍成纪录片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运史上最为著名的悲剧之一。当年邮轮上共有8名中国人,其中6名都幸存下来。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英国导演Arthur Jones(中文名为罗飞)正在拍摄的一部名为《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的纪录片,预计将于今年底完成拍摄。罗飞和他的团队寻遍了中国、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努力找寻这6名幸存中国人的后代,还原幸存者的故事。 

  根据泰坦尼克号邮轮公司的记录,当年有8名中国人在这艘巨轮上担任锅炉工。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37岁。有关调查显示他们都来自江门台山,而目前可以确定的是,6名幸存中国人中有一位的亲属还在台山市居住。 

  记者了解到,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将于5月9日至14日在台山市实地拍摄。其间,由历史学家、作家Steven Schwankert(施文克特)带领的研究小组,将与部分泰坦尼克号中国幸存者的家人(亲戚与后代)会面,并沿着新的故事线索,挖掘更多关于这6个幸存者的故事。 

  幸存者信中讲述海上逃生经历 

  记者获悉当年的6名幸存中国人是江门台山人后,即与台山市相关部门联系。但是,当地相关史料却并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记载。 

  几经周折,一位家在台山市下川岛的台山市旅游局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信息:他曾听说有一名村民的祖辈讲过,当年曾有在海上遇到沉船死里逃生的经历,可能与该事件有关。昨天记者通过台山市川岛镇相关负责人,终于找到了祖辈曾有过海上逃生经历的朱红品先生。 

  “我的大舅公就是当年泰坦尼克号上的幸存者。说来凑巧,导演罗飞和我大舅公在美国好友的后人有联系。”朱红品告诉记者,“罗飞通过这层关系找到了我小表叔——大舅公的小儿子。”朱红品告诉记者。 

  “方森是我奶奶的哥哥,他还有一个弟弟。”他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奶奶和大舅公还经常有书信往来,在信中,大舅公说了自己当年在海上如何逃生的事情。” 

  8名中国人在邮轮上当锅炉工 

  记者了解到,美国海事历史学家史蒂文·施文克特在一次研究英国水手的历史时,无意间发现英国泰坦尼克号上竟然有8名中国人,他随即把这一发现告诉了英国纪录片导演罗飞。罗飞和施文克特召集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十几人组成调查小组。他们很快发现,这8名中国人大部分都是来自广东的职业水手,在泰坦尼克号上当锅炉工。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24岁。锅炉工是船上最辛苦的工种,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而且当时华人船员的工资只有白人船员的五分之一。 

  据朱红品介绍,大舅公方森是江门台山下川岛水洋村人。迫于生计,在1910前后,被卖猪仔到了南洋的马来西亚,经常出海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后来,方森跟随海船到了英国,在英国白星航运公司谋到了一份差事,从事搬运等工作。因吃苦耐劳,方森于1912年被派到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泰坦尼克号上从事烧锅炉的工作。 

  后人在宣传片中发现“大舅公” 

  记者了解到,当时美国的《布鲁克林鹰报》在事后报道时,提到有一位叫Fang Lang的华人抱着一块木板,在海上漂泊的时候被救生艇看到并救起。对于这个情节,朱红品告诉记者:“据我奶奶讲,大舅公在信中告诉她,船沉的时候,他抱着一块木板在海上漂,后来被救了上来。”“至于其他的幸存中国人是谁,我没听奶奶讲起。” 

  朱红品告诉记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也和方森有过书信往来,不过,方森没有在信中讲过自己当年逃生的经历。“我知道大舅公有从沉船上逃生这回事,不过那时候也没有《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所以,也没怎么关注过。” 

  朱红品说,数月前,他曾在一些关于泰坦尼克号的宣传片中见到一张幸存者(乘客)的照片,才知道原来大舅公是幸存者之一。“那是大舅公和他妻子的合影。”他说,“我觉得很意外,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大舅公还有这样的经历。”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程巍通过翻阅当年海量的媒体报道,写了一本《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其中提过这个情节,书中介绍这6个中国人里,有5个是乘坐一艘已经破了的小船逃命的。当时因为这条船已经破了,人们都认为没法救命,只有这5个人在万般无奈之下想努力试一试。他们将这条破船扔下海,然后跳上去,紧紧抱住这条船,把它当成大海中的一块浮木,漂浮在大海上。幸运的是,他们终于遇上了一艘救生艇,被救了上来。而另外一个中国人,则是紧紧抱住了一块门板,直到遇上救生艇获救。 

  辗转谋生在美国终老 

  朱红品告诉记者,大舅公方森获救后,开始是在英国谋生,在英国挣了些钱后,又回到香港做生意。“在香港赚了些钱,还买了庄园。”20世纪50年代,方森从香港又到美国芝加哥发展,之后就一直生活在美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去世。 

  “大舅公是在香港娶的妻子,生有两个儿子,就是我的两个表叔。大表叔已经去世了,小表叔还在美国生活。”朱红品介绍,方森从中国香港到美国后,曾让他还在台山市下川岛的弟弟去香港帮他看庄园;后来,又把弟弟带到了美国。“只有我奶奶和她的后人还留在台山生活。”他说。 

  朱红品说,遗憾的是,当年大舅公和奶奶来往的书信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付之一炬了,而他和大舅公之间的来往书信,也因为几次搬家遗失得只剩下一封。 

  得知纪录片团队即将到台山市拍摄,朱红品也非常开心。“我们也希望能与更多的幸存中国人的后人取得联系。”

  文/记者 严建广、黄文生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广州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