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同仁堂,南有潘高寿”。早在秦朝统一中国之时,中原地区的中医药文化开始传入岭南,到明、清年间岭南已是名医辈出,并逐步形成有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流派。而目前国家对中医药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也在让岭南中医药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便在2008年作为岭南医药文化的一个代表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逢有客人来,卢其福通常都会在潘高寿企业文化室对外传播非遗文化。
潘高寿传统中药的两位创始人,在潘高寿一早就有“济世常存父母心”的理念。
旧时潘高寿传统中药手工生产所用的器具。
卢其福在向记者介绍潘高寿传统中药的光辉历程。
已经有着百年历史的“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究竟有何值得称道之处?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怎样的瓶颈?其传承人的夙愿是否正在实现?南都记者为此专访了“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第五代传承人卢其福。
卢其福称,“目前能流传下来的中药经典名方,其疗效都是经过了历史的大浪淘沙。传统中医药文化要有更好的发展环境,还是需要相关部门和专家更多地呼吁奔走,提高中医药文化自信,尊重中医药发展规律,更好地为国人的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洋为中用”开创新剂型
说起“潘高寿”,广府人都会有一种情结。而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其早在光绪年间便在广州“第一街”高第街开铺,更因为潘高寿三个字的背后同时蕴含着广府人的中医药情结。
众所周知,岭南地区雨水多,风寒湿三气杂至,外袭人体容易引起湿困身重,咳嗽就成了常见病症之一。而潘高寿养肺治肺文化刚好契合了广府人的需求。
为了寻访“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南都记者多方联系,终于在番禺东升工业区一个不惹眼的厂区找到了第五代传承人。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第五代传承人并不姓潘,但说起这一传统中医药文化遗产,卢其福却如数家珍。他告诉南都记者,潘高寿传统中医药文化遗产“核心是传统制作技艺和养肺治肺文化两部分”。
“传统制造技艺方面,最大的贡献在于对中药制剂的创新。川贝枇杷露创制人潘四叔,通过工艺改良解决了中药汤剂不易保存的问题。”
卢其福说的“潘四叔”,真名潘郁生,潘高寿创始人潘百世之子。在川贝枇杷露面世的时代里,正是西医进入中国的时候,而广州作为南大门的窗口城市之一,受到西医的很大影响。“对外开放比较早,岭南老百姓都很善于借鉴外来的东西,川贝枇杷露就是最好的一个缩影,这也是潘高寿中医药文化兼容开放的特性之一。”卢其福指出,在此之前传统中医药都是药材煲出来的汤剂,而“潘四叔”开创的川贝枇杷露最早引进了糖浆剂,如此一来,不仅改进了口感,解决了药苦小孩不爱喝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解决了中药传统汤剂不耐储存的问题,同时还暗合中医“培土生金”之道。
其实,近年来,“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最核心的技术一直在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元素,不断改良和升级,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例如,通过对传统工艺做改良,将明火改为蒸汽加热等举措,在符合药政的规范的同时,还极大地促进了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
据了解,原潘高寿药行一直采用传统方式生产,如用铁锅木柴煮药、明火煎熬、木棍搅拌等,由于怕配方泄露,所以调配药液往往是老板亲自动手,或者叫自己的亲戚做配药,这样就限制了生产的发展,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前,潘高寿药行仍是作坊式生产,雇工亦不到30人。近年来,企业内联外引,全方位拓展医药生产,公司不仅拥有了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化厂房,从国外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动生产线,还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公司拥有员工7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了近三成,生产糖浆剂、口服液、煎膏剂、颗粒剂、胶囊剂、中药合剂等六大剂型上百个品种。
文化理念在传承中创新
当然,除了传统制造技艺,核心文化内涵也是潘高寿传统中医药文化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而这一核心文化内涵在卢其福看来,最关键的就是“养肺治肺”的理念。
2013年,潘高寿成立了国内首个专门用于资助PM2.5伤害防治的基金———广药潘高寿“绿肺基金”,并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启动了首个PM2.5伤害防治研究项目,开中医药领域对PM 2.5伤害的防护与治疗课题先河。这一举措一度引发各界热议。
这一由潘高寿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宋伟民教授合作的联合研究项目,主要对蜜炼川贝枇杷膏、治咳川贝枇杷露防护PM 2.5效果进行鉴定。并通过动物比对试验,观察潘高寿产品对暴露在不同环境下的动物健康情况的影响。而在完成动物试验后,未来还拟推动人体临床试验。
卢其福告诉记者,上述研究之所以启动,也是基于潘高寿传统中医药文化养肺治肺的理念。
众所周知,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而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以助心之行血。《黄帝内经》中关于肺的记述:肺为“相傅之官”,就是宰相大人,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与尊贵。但肺同时也是非常娇气的,有着“娇藏”的别称。古时有“六淫伤肺”之说,而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
依照上述理论推演,抽烟、熬夜、吃不足月的食物都会对肺造成伤害,另外,雾霾是“火”的产物,火热之气也容易导致肺热。
中医药文化自信尚有待多维度共建
现年50岁的卢其福,已满头白发。自1989年7月加入潘高寿后,迄今已有28个年头。卢其福在车间工作7年后,1996年方才调到技术、质量部门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历任公司中心检验室副主任、技术质量部副部长、质量管理部高级经理、产品研发中心高级经理、副总工程师、技术总监等职务,现任公司总工程师,继续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卢其福告诉记者,他最大的希望是,通过广泛传播潘高寿传统“养肺治肺”中医药文化,让人们树立正确的养生理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成为一笔财富。
在他看来,摆在国内传统中医药文化如何进一步发展面前,最紧迫的一点,还是在文化认同这一大的层面。具体而言,主要是群众、专家、政府部门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基础需要进一步提升。
其实,相对于那些已经没有了产业化基础的传统文化传承人而言,“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是幸运的。
虽然百年来,生产基地也是多次搬迁,但“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推广方法亦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据卢其福透露,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聚集各方优势,公司已成立了专门的“潘高寿养肺健康研究院”,希望通过文化传播来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普及。该研究院不仅向全体员工举办“养肺治肺”讲座,而且还通过参加“羊城讲堂”、“非遗日讲座”及各种交流等形式不断深入基层、校园。
与此同时,有鉴于产品是文化的载体,消费者只有认同这个文化,才会去用这个产品。卢其福还在公司产品营销中心专门组建了针对零售药店的培训队伍。
“我们注意到,老百姓去药店买止咳类中药,往往没有辨明自己的寒热虚实,咳嗽其实可以分为热咳、寒咳、燥咳等外感咳嗽,以及心咳、脾咳等内伤咳嗽。这就需要药店的店员给予消费者更好的指导。而目前零售药店的店员素质参差不齐,往往难以做到正确辨证荐药。”在卢其福看来,传统中医药要发展,必须做到消费者、药店、厂家三方共赢,而消费者“买对了药”,药店和厂家“卖对了药”,才是三方共赢的基础所在。
“其实,目前能流传下来的中药经典名方,其疗效都是经过了历史的大浪淘沙。传统中医药文化要有更好的发展环境,还是需要相关部门和专家更多地呼吁奔走,提高中医药文化自信,尊重中医药发展规律,更好地为国人的身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卢其福最后说。
其人
从车间一线,
一步一个脚印走来
卢其福1989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分配到潘高寿,一开始从车间做起。与前店后厂的小作坊不一样,卢其福进厂时,当时的潘高寿已经有工艺文件和质控体系。传统技艺的流传,也主要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在传承。
2008年1月,卢其福被确认为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对卢其福影响最大的是在潘高寿有口皆碑的“区伯”,卢其福口中的“区伯”,即潘高寿传统中医药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区欲想。
1933年4月出生的区欲想,广东开平人,其于1950年进潘高寿药厂当制作工人,跟随堂兄弟区煜光、区祥宗学习川贝枇杷露制作工艺。区欲想所在的家族与潘家是姑表亲戚,1956年潘高寿公私合营后,潘家的直系亲属都去了香港,区家人就作为私方代表留下来了,传承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区欲想本人从1958年开始出任制药生产负责人,从1965年到退休一直担任制药车间副主任,1993年4月退休后经常回厂指导年轻人生产传统古方正药方面的要点。
其实,卢其福目前传承的潘高寿传统技艺都是从车间的老师傅身上学习而来,且师傅不仅“区伯”一个。据卢其福回忆,真名叫刘献福的“福伯”也是他的师傅。“福伯”虽不是非遗传承人,但对潘高寿传统中药技术的发展和传承也贡献良多。
而上述传承人抑或非遗传承人,都是从车间一线,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他们不仅促进了枇杷露、枇杷膏传统生产技艺的继承和发展,给这个流传了百年的中药老方子不断注入了活力,也夯实了现如今“养肺治肺”理念传播的基础。
掌故
百年文化
源于“长春洞”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所蕴含的治咳百年史,都与背后的潘高寿公司紧密相关。但其实,潘高寿公司一开始并不叫“潘高寿”。
清光绪年间(约公元1890年),广东开平人氏潘百世、潘应世兄弟在广州高第街开设药铺,店号“长春洞”。长春洞是前店后场式的药铺,前店买药,后场制丸,施工10余人,进行作坊式生产。20世纪20年代初,潘氏兄弟先后去世,药铺由潘百世之子潘逸流、潘应世之子潘楚持共同经营。没有多久潘逸流、潘楚持又相继离去,转营他业。药铺由潘百世的四子潘郁生出任司理,潘郁生刚刚接手经营,长春洞药铺就因战火被毁,潘氏改在西关十三行路豆栏上街设店,重新营业。
潘郁生根据岭南独特的气候特征,将具有润肺镇咳作用的川贝母和有祛痰作用的桔梗与枇杷叶一起熬炼,于1935年制成止咳化痰的新药“潘高寿川贝枇杷露”,随着潘高寿川贝枇杷露的走俏,1935年潘郁生正式竖立起了潘高寿药行的招牌,专营枇杷露。而长春洞仍然以经营蜡丸业为主。长期以来,潘高寿药行采用传统方式生产而限制了药行的发展。直到公私合营前,潘高寿药行仍然是作坊式生产,雇工亦不到30人。
改革开放以后,潘高寿药厂获得了飞跃发展。到现在,公司有员工700多人,主要生产糖浆剂、口服液、煎膏剂、颗粒剂、胶囊剂、药合剂等六大剂型百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加拿大、澳洲等国家和地区。
1994年上半年,广州市政府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决定兴建地铁并因此要征用潘高寿位于和平西路的场地,且搬迁工作需要在1995年底全部完成。通常而言,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要完成新厂房的选址、征地、设计、施工工作已非易事,再者其间潘高寿还要全面考虑到持续的市场供应问题,必须做到停产不停供的平衡。但潘高寿公司不仅在这过程中,如期完成了搬迁,还进一步从技术设备升级方面丰富了“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为接下来顺利完成当时的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打下了基础。
采写:南都记者 马建忠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