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培正规则的价值和启示
·文学传记的寻真、失真、写真
·浴血长空沈崇诲
·“老屋改造最难是办手续”
·一个人撑起一项国家非遗
·罗新:在徒步中找寻真实的中国历史
·广马文化是广州的财富
·近代史的骨与肉
·艺术建筑的杰作 历史文物的见证
·晚清的铁路利弊论
·这里的人 最早向海洋要“田”
·从“国学”到“文史”
·李铁夫美国生涯仍是“黑洞”
·“骨语者”李法军解读百名红军的生前遭遇
·如何重建李铁夫生平?
更多>> 
文史评论
从“广州录事司” 到第一个现代城市的诞生

  今天我们说到广州,毫无疑问指的是这座“城市”。但在历史上,“广州”这个词的意义要复杂得多。它给人的印象,虽然是指一个“州”级行政区域,但实际上指的是行政区域的“治所”。 

  我们可以借用一下学者司徒尚纪的解释:首先是在古代,广州没有“市区”或者建成区,“广州城”的所在地区,实际以今北京路为分界,由南海和番禺县分管;第二,是它没有和行政区域相应的行政机关。这个复杂飘忽的问题,元代尝试解决过一次,上世纪初尝试解决过一次。第一次,暂时解决了广州的城市建制问题,但没能长期保持;第二次,则令广州走出“古代”,华丽转身,成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城市。  

清代广州城防图
 

上世纪30年代初,广州长堤全景

  “录事司”让广州首次从“城市”角度看自己 

  广州建城时间说法很多,如“南武”,如“楚庭”,但比较可靠的,应该从秦始皇33年(前214)平定岭南,设番禺(广州)作为南海郡郡治开始。 

  历代对广州城多有整修、扩建、改建,如唐代“州城三重”,宋代出现中、西、东三城,周长约18里(约10.3公里,宋里一里约576米),分别具有行政、居住、商业功能。城市规划制度也发生了重大改革,古典封闭式市坊制被开放式行业街市制取代,城市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齐全,城周还出现了大通、瑞石、猎德、石门等8个卫星镇,且多入选宋代“羊城八景”,可见当时广州城对周边地区的整合程度是很高的,城市的经济也很繁荣。此时她在强大内外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基础上,已经成为珠三角乃至华南最大的经济中心。 

  但司徒尚纪指出,广州无论是作为南越国和南汉国的“京城”,还是“五岭之南……咸执秩拱稽受治于广州之长”的地方各级行政中心,如唐之岭南道、南海郡、广州都督府,宋之广南东路和广州(南海郡)治所等,广州城区仍然没有成为一个行政区域,建立独立的行政管理机关。从“建制”的意义上说,广州还不是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城市”。 

  金元时期,中国开始出现“录事司”这一机构,司徒尚纪认为,这“是我国中古时期建制城市的主要标志”。到元代,录事司普遍推行至全国,全国有123座城市先后建立了这一机构。录事司作为县一级行政区,拥有自己行政管理架构和职能,包括户籍、交通、市容、治安、城市建设、赋税、教育管理等,其行政长官正八品。 

  司徒尚纪指出,元代以前,广州建城不建制。即使其作为各级政区治所的地位很高,但本身不具行政立法地位,限制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例如,在现存历史文献中,就缺乏元代以前以广州城为单位的人口、土地、赋税、手工业等统计资料或记录。录事司的成立,让广州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等都发生很大改变,意义非常大。 

  不过到明代,广州市政建制被取消,广州录事司不复存在,广州城市地域和行政仍归南海县和番禺县分管。虽然明清时期广州的城市建设成绩很大,效果很突出,但从“建制城市”的角度来看,不能不说这是个倒退。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广州城市建设的成效。 

  孙科成为广州市第一任市长 

  1918年10月,广州成立“广州城厢市政公所”,第一次使用“广州市”名称。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广州市政公所的职能与元代广州录事司相类似,只不过规定得更详尽具体而已。1921年2月15日正式成立“广州市政厅”,制定《广州市暂行条例》,划定广州市区,孙科被任命为第一任市长。明文规定“广州市为地方行政区域,直接隶属于省政府,不入县行政范围”。广州市政厅作为广州市最高权力机关的建立,标志着广州作为近代建制城市的完成。这一天也就是广州市成立之始。广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市。我们回顾“广州市”建立的历史,不能忘了元代的“录事司”。 

  广州向现代城市的转型也并非一蹴而就。学者冷东指出:“虽然广州走向现代城市的制度性变革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完成的,但其近代化之路却非始于那时,早在清末,广州就已经产生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变化,尤其是在城墙之外”。作为外国人聚居地的沙面,以及张之洞堤、路、街一体的“长堤计划”等。特别是长堤被视作广州近代的第一个城市建设计划,“是一次摆脱旧城困局的成功突围”。 

  冷东指出,晚清时期的广州也曾效仿西方,力图加强市政建设,发展公用事业,改善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1882年开始架设电报线,1897年开设大清邮政广州总局,1903年开通电话,设立广东全省巡警总局,1906年建设官商合办的自来水厂,等等。但它们都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局部形态,“总体形态格局的巨大变化则无疑是在新政权开启的新制度下完成的”。 

  学者们指出,辛亥革命对广州社会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由此掀开城市建设新篇章。广州成为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在广州“设市”前后的1919年,孙中山提出了他著名的《建国方略》。当中,提出将广州建设为南方大港和“Garden City”(字面译为“花园城市”)。1920年,市政公所颁布《广州市市政公所临时取缔建筑章程》,正式使用了“骑楼”一词。1921年,孙科邀请当时在中国已有建成作品、后来更是取得巨大成功的美国建筑师茂飞为广州进行城市规划,率先引进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念,提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城市发展规划。1924年,《广州市市政公所临时取缔建筑章程》被修订为《广州市新订取缔建筑章程》,作为建筑管理的框架性文件,其后颁布了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办法和细则。1925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于广州,市政厅改组为广州市政府,市政委员会与市行政会议并存。如上种种,都是广州在向现代城市迈进中的关键举措。 

  由“晚清省城”变成“现代都市” 

  上世纪初,广州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阻力。研究者张帅举例,市政公所为接通永汉路之永汉门,拟拆毁双门底,挪移“铜壶滴漏”,就遭到市民的群起反对,政府最终不得不将其挪回原处。又如为增加建设用地,需要进行迁坟等工作,遭到的反对声更大。 

  当时的“华洋冲突”也很激烈。张帅举了一个典型例子:“工务局在开辟二马路及其相连马路时,略有割及日本人所设博爱医院边地,遭到该院悍然反对,并请日领事出面交涉,态度十分强硬,狡称该地既已被日本人买走,地权即属日方,不容中国政府有丝毫侵犯。处理这件事情,既不能与日本人起冲突,又不宜改变已规划实施的路线,十分棘手。工务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佯装改变街道之计划,新路线图中所设马路没有一条与博爱医院相接近,使该院前后左右全是市民居住地,出路尽行闭绝。市内马路设计属于中国内政,外人无权干涉,此举可谓极妙。结果日本人哑口无言,只得乖乖让出路线所切之地,恳求市政府仍按原计划筑路。”又如为连贯全市水上交通收回英人强占珠江堤岸、强拆洲头咀株式会社违法仓库等,案例非常多。 

  建设经费也是捉襟见肘,令当时的市政当局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加以解决。 

  无论有怎样的困难,广州经由比较严谨的规划设计,城建取得了巨大进步。冷东指出,广州的近代化之路迅速成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的对象,汕头、津沽、淞沪、苏州、青岛、哈尔滨、无锡、杭州、宁波、汉口、梧州等市相继成立,并开展新的市政建设和制定都市计划,南京在营造过程中亦对广州的经验有很多借鉴,“1936年,当广州的市政厅时期结束的时候,对于许多市民来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摩登城市生活逐步变成了现实”,广州实现了从“晚清省城”到“现代都市”的转型。

   文/图:记者 卜松竹

(来源:《广州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