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从“广州录事司” 到第一个现代城市的诞生
·培正规则的价值和启示
·文学传记的寻真、失真、写真
·浴血长空沈崇诲
·“老屋改造最难是办手续”
·一个人撑起一项国家非遗
·罗新:在徒步中找寻真实的中国历史
·广马文化是广州的财富
·近代史的骨与肉
·艺术建筑的杰作 历史文物的见证
·晚清的铁路利弊论
·这里的人 最早向海洋要“田”
·从“国学”到“文史”
·李铁夫美国生涯仍是“黑洞”
·“骨语者”李法军解读百名红军的生前遭遇
更多>> 
文史评论
投灯游灯锣鼓响 花轿飘色惹人爱
元宵灯会民俗多 村社过节有讲究

   元宵灯会历史悠久,除了猜灯谜,看花灯,还有哪些有趣的民俗活动?日前,花都不少村社都举行了赏灯、投灯、游灯、舞狮等元宵灯会活动,宗祠张灯结彩,村民悬灯聚宴,一派喜庆景象。2009年,花都元宵灯会更是被列入广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藏书院村的元宵灯会非常热闹。

  元宵灯会最远可追溯到汉代。相传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下令在正月十五日当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士族庶民也都挂灯响应。经过历朝演变和发展,元宵赏灯逐步成为民间传统习俗。后来,古代中原移民南迁至岭南地区,将赏灯、游灯习俗传入。广州市花都区素有“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之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元宵灯会在传入花都后,便逐渐形成自身特色。 

  《花县志》有记载:“元宵自十二三至十六七坊乡神庙结彩张灯,鼓吹喧闹达曙,大家亦悬灯聚宴谓之庆灯;十五日啜粉丸谓食元宵,乡落沿门迎神放花炮、烧起火谓之拦巷行乐。”说的是旧时花县(今花都)的元宵节灯会一般以村或社(里)为单位,连日举办祭祖、聚宴、投灯、游灯、醒狮表演等活动,村民和外乡人也能参与其中,共享灯会盛宴。 

  不过,20世纪50年代后,游灯曾一度中止。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一些旅港乡亲牵头发起,花都花东、炭步等镇恢复游灯。从那时起,每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成为花都地区规模较大、较有影响力的民俗活动。 

  花灯:盏盏红灯均有好意头 

  元宵灯会中,寓意照耀前程、一路光明,并用作竞投的花灯是受人瞩目的 “主角”之一。据花都炭步灯会工作人员陆永超介绍,石湖村今年购置了13盏花灯,花灯整体以金色为主,被分别赋予“鸿运当头灯”“添丁发财灯”“状元灯”“长寿灯”等名称;而藏书院村准备了10盏红花灯,以数字区别。有趣的是,由于灯会讲究“意头”,数字“4”被“孖3”代替,有好事成双的美好寓意。 

  不过,就花灯的“身价”而言,其名称和专属每盏灯的赞诗才是重点。一般来说,名称意头越好,赞诗越奇巧、越具深刻寓意的花灯竞价会越高。例如,藏书院村的“孖三”花灯配有“孖三明灯到家庭,季季兴隆万事胜,到处招财多顺景,添福添寿又添丁”的赞诗,对家中有长者、希望孕育宝宝的家庭就相当具有吸引力。 

  投灯:“赞灯先生”花式唱灯 

  元宵灯会期间,藏书院村的广场舞台上,10盏花灯依次悬挂在铁栏杆上,在灯饰的衬托下越显得璀璨夺目。此时,身穿红色长袍的“赞灯先生”谭兴唐来到舞台中央,主持投灯仪式。 

  谭兴唐今年83岁,据他介绍,“唱灯”习俗虽无从考证起源,但自他懂事以来,每年灯会总有“赞灯先生唱灯”的身影,且一直延续至今。“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卖力‘唱灯’,灯会才增色不少。” 

  不过,谭兴唐介绍,“赞灯先生”不是一份工作,没有固定收入,却要求扮演者具备一些必要技能。“会写书法,还要懂吟诗作对。”他告诉记者,每年花灯上的四句赞诗都不一样,需提前一个月创作,并用毛笔誊写在红纸上,最后将纸条贴在花灯的底座。 

  “第一名灯到我家,前程一定大荣华……”谭兴唐吟诵出由他亲手创作的花灯赞诗,随后,另外两名来自水口村的“赞灯先生”也接力花式“唱灯”,即兴唱出五言或七言“打油诗”。最终,花灯由价高者获得,根据习俗,若投灯当晚灯主不方便自行领灯,次日早上,灯会组织方会组织醒狮队,亲自把花灯送到灯主家中。 

  游灯:醒狮开路锣鼓响 花轿飘色惹人爱 

  游灯仪式也是一年一度元灯会的重头戏。伴随着阵阵锣鼓鞭炮声,火把、灯笼、醒狮、锣鼓等方队先行开路,花轿飘色紧跟其后。10名年龄介乎于8岁至10岁的 “色仔”“色女”端坐轿中。 

  据介绍,花轿飘色表演源于清朝,是大石湖游灯的特色,今年是恢复花轿飘色表演的第五年。“与人们熟知的沙湾飘色不同,花轿飘色表演中的‘色仔’‘色女’没有色梗支撑凌空而立,更没有‘色柜’作为小舞台,而是直接端坐在由4名村民抬起的花轿上。” 主办方介绍,花轿飘色表演在游灯队伍的中部,每顶花轿有两个座位,两名小演员相对而坐,向站在村道两侧的村民挥手致意。 

  9岁的汤晓柔已连续4年参与飘色表演,今年被选作扮演“皇后”角色,描画好妆容再配上华美的服饰,小小年纪的她成了村里的“万人迷”,不断有村民争相前来合影。

  文/记者 叶碧君   通讯员 龙倩玲  图/记者 陈忧子 

(来源:《广州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