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40载情定广彩 终练就“国大师”
·南汉二陵博物馆局部开放
·来与广州非遗约会吧
·又到车陂龙舟趁景时
·流落海外八十载,无声电影《风雨之夜》将亮相广州
·广东二级博物馆数量居全国第一
·来博物馆听经典之声
·建老字号非遗保护机制 将老字号纳入“广州游”
·八方来客机场享文化盛宴
·9处古驿道 等你来寻古
·百年盐运西“拯救”老洋楼
·匠心妙手 古祠重光
·回望历史 勿忘先贤
·定了!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 这样规划保护利用
·状元坊要微改造
更多>> 
羊城文史消息
彭加木故居年内启动修缮
曾是私人园林房产 如今荒草丛生 已编制修缮设计方案

   在出租屋林立的白云区松洲街槎龙村,穿过一条窄巷子,一幢两层楼高、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出现在眼前,墙体风化,屋顶长草,花格窗已经破损,砖雕、灰塑等装饰都有不同程度的褪色、污损和剥落。这栋看起来破败不堪的老房子,实则来头不小,它是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故居。  

故居起居室屋顶部分长草,部分坍塌。 
故居位于槎龙村天枢里10号 

故居花厅灰塑窗楣

  彭加木曾先后15次入疆进行科学考察,1980年6月17日不幸在罗布泊失踪,引发极大关注。彭加木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这处老房子度过的。有街坊回忆,当年,故居古色古香,花窗嵌墙采光,天井、廊房、厢房相连,既有中国庭院结构,又有西方小洋房风格,而如今却是一片残破。街坊希望能修复好这栋老房子,让后辈更好地了解彭加木为科学献身的动人故事,传扬彭加木精神。 

  昔: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彭加木故居位于槎龙村天枢里10号,门牌号下悬挂着一块“白云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的牌子,公布时间为2010年11月24日。 

  彭加木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初,当时占地面积有2亩左右,包括庭院、储物房等等建筑物,但现存面积只有约170多平方米,起居室、客厅、厨房三个空间连在一起,坐南朝北,为砖木结构,东临窄巷,北面与邻居住屋相连,西、南面与村道相接,墙体东、北面基本是直线,西、南面呈弧线形。 

  从现状考证,彭加木故居头门应是北门,青砖墙,硬山顶,“人”字山墙,花岗岩石门框,石门额刻有“秀谷”二字,后来被灰土填平,陶瓦剪边,木雕封檐板,墀头砖雕人物。 

  头门进入是廊、天井,天井东面是厢房,南面是后花厅(现在用砖墙将天井与后花厅隔开);花厅“品”字形排列三个门,东门进入两层高的小洋楼,西门是厢房,中门与小楼墙壁相接,通厨房入后花园,后花园有门与街相通。 

  彭加木故居古色古香,花格窗嵌墙采光,天井、廊房、厢房相连。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有中国庭院结构,又有西方小洋房风格。 

  今:故居屋顶荒草丛生 

  如今,彭加木故居只剩下一片残破的老屋。 

  记者留意到,老屋已是青苔满布,庭院杂草丛生,只有从遗存砖雕、灰塑、照壁(在墙上施灰塑图文的装饰)上的装饰来看,当年应是装饰精美,样式丰富,制作工艺精湛。 

  “只可惜,历经百年风霜洗礼,故居当年的富丽堂皇已不复。”冼永成说。 

  这座老屋已成为村中的危房。除了从房屋外面可以目测到的破损外,房屋内部的老化破损程度也很严重,如屋脊部分缺失,灰塑、装饰不存,檐口灰瓦大部分缺失,室内部分屏门缺失等。这是由于年久失修和自然老化,加之虫蚁侵蚀和排水系统老化,瓦件、砖、灰浆、木材等建筑材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和剥落。 

  记者站在高处还看到,故居屋顶荒草丛生,有一间房子的屋脊部分已经缺失,檐口的灰瓦也已经缺失。周边出租屋林立,往来的多是为工作和生活而奔波忙碌的打工者。 

  保护:已编制设计方案 

  记者获悉,为抢救保护彭加木故居,白云区一直作出努力。区人大、区政协等多部门多次提出保护修缮彭加木故居的议案、提案。 

  白云区文广新局根据建筑现状测绘了大量图纸和描述文字,为接下来的抢救工程保留珍贵的记录,同时并于2015年向市里申请了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用于修缮彭加木故居的前期设计工作,拟将其打造成村史馆或彭加木纪念馆。 

  据了解,由于彭加木故居属于私人物业,应由彭氏后人修缮和管理,但其直系后人无法取得联系,现在由槎龙村代为管理。为确保故居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村里把故居的正门和侧门都封堵了,防止外人进入。 

  昨日,白云区文遗办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编制完成了彭加木故居修缮设计方案,预计今年内将启动维修修缮。“编制修缮设计方案资金来自市里批复的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18万元,后续修缮施工经费由村里承担。” 

  槎龙村方面表示,由于没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修缮保护,加上此前的不当改造,导致了彭加木故居的损坏严重。但是,彭加木是村里的骄傲,同时对研究岭南地区传统民居也有参考价值,村民也盼着故居能早点维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目前,槎龙村作为代管单位,也在和上级部门共同努力,争取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力促故居早日得到修缮保护。 

  纪念:让彭加木精神传承 

  槎龙村相关负责人说,为了纪念彭家木,教育年轻一代奋发向上,2010年,将位于村内的第63中学正式更名为“广州市彭加木纪念中学”。2001年,村委会筹资300多万元就在老屋不远的地方建起了彭加木公园、塑起一座彭加木铜像。 

  “彭加木是我们村的骄傲,也是孩子们的榜样。”该负责人说,每到清明,附近学校的孩子都来这里纪念彭加木。铜像后的纪念馆展示了彭加木和其他槎龙名人的生平事迹,还保存着许多彭加木生前使用过的科学仪器。 

  在中央广场的两侧,有400多平方米的露天舞台和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整个公园既是青少年科学文化、理想和传统教育的基地,也是群众文体娱乐的好地方。 

  加木故居 原名翠园 

  据相关资料显示,彭加木是广东番禺人(原籍为南海县槎头村,即现在的松洲街槎龙村),生于1925年,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考,3次进入罗布泊探险,1980年6月17日在罗布泊不幸遇难。他为我国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不畏危险亲历罗布泊探险,让世人深感敬佩。 

  白云区文遗办冼永成告诉记者,彭加木故居原名“翠园”,是一处较大的私人园林房产,民国时期,彭加木的父亲从他人手里购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便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 

  槎龙村老人们说,1925年,彭加木出生,瘦小、弱不禁风的他被放在育婴箱里才存活下来。彭加木的求学之路从社学开始,6岁的时候家人便将他送进社学,此时彭加木勤奋好学的性格已经初显。十二三岁时,彭加木跟随做生意的父亲到佛山就读华英中学,此时,他才离开老屋。 

  彭加木遇难后,还有一名当年的女佣一直在留守居住,2003年该女佣逝世后,房屋便空置了。

  文、图/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全碧芳、杨凯

(来源:《广州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