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匠心妙手 古祠重光
·回望历史 勿忘先贤
·定了!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 这样规划保护利用
·状元坊要微改造
·潘家祠将复原
·恩宁路建筑将有设计指引
·详解打开敦煌壁画的正确方式
·私有历史建筑修缮将有补助
·中大永芳堂将扩建改造
·千人争赏员岗飘色
·百年十乡巡游闹新春
·柯拜船坞入选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54条传统街巷纳入保护
·第五批历史建筑通过审议
·修缮有指导 费用仍犯难
更多>> 
羊城文史消息
百年盐运西“拯救”老洋楼
广州首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坊在盐运西成立,美院学生与街坊共话事

  倒春寒的羊城,刚抽出嫩牙的榕树下,人们坐在士多前的小凳上休憩。走进位于广州传统中轴线上的盐运西社区,随处可见一幅幅活生生的老广州风情画。 

  为了保护好羊城记忆,本月初,由广州市城市更新局与越秀区联合推动的盐运西社区微改造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广州市百余个微改造项目之一,也是广州首个引入微改造工作坊的项目,通过引入公众咨询议事机制,定点全程收集街坊意见和社会反映,务求让民意征询环节做得更充分。  

  
 盐运西社区艺术介入微改造工作坊的会议桌上,巨大的纸板模型上标注着住户、商户对微改造的意见。  
盐运西社区大多数房屋都是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的精致洋房。

  作家秦牧曾在老洋楼居住 

  传统中轴线上的教育路盐运西社区,因其为清代盐运司所在地而得名。距离繁华的北京路步行街不到百米之遥,此处却是另一个静谧的老城区洋房博物馆,盐运西正街、一巷、二巷、三巷绝大多数房屋都是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的精致洋房。 

  与同时期的新河浦、华侨新村的独栋带花园别墅洋房不同,盐运西的洋楼多为三层、四层高的楼梯式公寓,带阳台、厨房和厕所,这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算相对现代化的建筑,整个社区的洋楼呈棋盘式平行布局。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西结合砖木结构洋楼建筑,现存30多栋,总体保存比较完整,花街砖、欧式铁艺窗花、水磨石米梯级、清水红砖外立面,每个建筑的门廊拱劵风格各异,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特有的中西合璧建筑特色,与旁边的大小马站、清代书院建筑群形成截然不同的街区风貌。 

  老街坊介绍,部分是出自建筑名家的手笔,所有建筑没有一栋完全重样,可谓一个洋房博物馆。著名作家秦牧、陈残云都曾居住在此,文化底蕴深厚,值得关注和保护。 

  盐运西很多老房,为早年华侨所建,随着海外后人疏于打理,房屋逐渐老旧,老街坊搬到新区,部分老洋楼一度成为“住改仓”,这个独具特色的洋楼博物馆亟待更新改造。 

  门牌能否改成木制增添书香? 

  本月初,广州市城市更新局、越秀区北京街道办事处牵头的盐运西社区微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与一般老旧小区微改造不同的是,这里成立了首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坊,一群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学生和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的年轻规划师们,与社区居民一起,探索将艺术设计与创作融入微改造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挖掘社区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 

  在盐运西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旁,记者见到新揭牌成立的盐运西社区艺术介入微改造工作坊,在这个30平方左右的公共空间里,会议桌上摆放着盐运西社区的立体模型,通过社工、学生、志愿者深入收集到的社区住户、商户对微改造的意见,都标注在这个实体的模型上,街坊对微改造的需求一目了然。 

  4月11日下午,在南都记者的见证下,盐运西社区微改造首场街坊意见征询会在这个微改造工作坊举行,由美院学生通过初步收集街坊需求形成的20多个方案,做成PPT逐一向街坊讲解,并进一步收集他们的意见。 

  “盐运西的社区标识不够鲜明,可否在文化墙上,用绿色植物构成盐运西社区的艺术标识?” 

  “目前社区里的门牌太普通,能否改成较有质感的木制门牌,展示盐运西的书香气息?” 

  在意见征询会上,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环境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们通过精美的设计效果PPT,展示自己脑洞大开的艺术介入微改造思路,改造主要围绕公共设施、视觉形象、植物设置、公共空间等四大主题,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思路,不时获得街坊们的会心一笑。 

  街坊赵女士认为,用绿色植物作标识,是很创新的尝试,不过平日这些植物,由谁管养是个问题。另外也有居民代表认为,目前的铁皮制门牌是公安统一制作,如果换成木制门牌,要获得公安许可。 

  街坊意见标在微改造立体模型上 

  在盐运西社区艺术介入微改造工作坊的会议桌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纸板模型,上面用红、蓝、绿三色,对社区的改造问题进行分类标注,按照街坊们最喜欢、最不喜欢、迫切需要改造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将问题的照片和图片说明插在相应的模型位置上,供团队进行分析研究。 

  在征询意见会开始前,盐运西微改造艺术介入工作坊还发动学生志愿者,主动与社区居民和商户联系,收集街坊对微改造的意见,把收集的意见在会议上进行分析,寻求解决方案。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介入微改造负责人谢璇教授认为,目前是第一次举行居民征询意见活动,接下来将举行多场这样的意见征询会,初定是每周一次,在改造中不断听取居民意见,调整方案,提供不同的方案供街坊投票,务求满足更多街坊的需求。“每个人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怎么把意见收集和统一一起来,是我们目前要做的工作。”谢璇说,毕竟微改造是为了提升街坊的生活质量,如果微改造后街坊不满意,那么改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按照计划,今年4月到7月是盐运西社区微改造的意见收集阶段,经过充分收集意见,提供不同的方案供街坊选择,并进行投票,预计今年7月份将进入实际改造环节,广州美术学院微改造艺术介入团队,将利用独特的艺术视角,结合居民的需求,通过盐运西社区的城市公共空间表现广州独特的城市文化。 

  新闻 

  背景 

  今年投入2 .31亿元改造165个老旧小区 

  今年3月,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发布了《广州市2018年城市更新年度计划(第一批)》,当中公布了16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名单,此外还有17个旧村将进行全面改造。 

  老旧小区微改造是今年城市更新的重点,市城市更新局表示,今年的项目安排更加注重保障民生。老旧小区改造有助于完善社区功能、补齐配套短板、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第一批计划安排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5个,用地面积22.32平方公里;投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财政资金共计2.31亿元。 

  记者 

  观察 

  从主政者主观意愿改造到介入式收集民意 

  广州城市治理水平在提升 

  随着广州城市更新“微改造”的不断推进,广州涌现出一批微改造的成功案例,如荔湾区的“永庆坊”项目,由“政府主导,企业承办”提升了老街区的颜值;又如越秀区的仰忠社区,通过对社区陈旧电线、下水道等设施的更新,改变了街区破败陈旧的面貌。但是在微改造中,记者发现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指微改造未能充分保留传统街区的机理,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等。 

  微改造艺术介入工作坊的负责人所说,我们不能带着主观的感情色彩判断居民需要什么,要深入调研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才能让微改造项目做出来的效果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本次盐运西的微改造项目,不但创新引入了公众咨询参与的机制,还在原来仅仅从实用性功能考虑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艺术改造,微改造不但要追求实用,还要追求美观。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吴广宇

(来源:《南方都市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