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平息,清廷内部又生变故。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是,咸丰帝的遗孀那拉氏联手恭亲王奕䜣,暗中筹划并发动北京政变,一举除掉了政敌肃顺集团,并由此把持中国最高权力长达48年。
一、咸丰帝临终遗诏
英法联军从北京撤走后,奕䜣等一再奏请咸丰帝回京,咸丰帝仍心有余悸,迟迟不愿返京,与此同时越来越消极颓废,倦怠于政事,沉湎于酒色,不久于1861年8月22日在热河行宫病逝。临终前遗命以载淳为皇太子,以载垣、肃顺等八人赞襄政务,将一个残破的江山丢给了6岁的儿子。
慈禧晚年照片。 资料图
这个6岁幼子的母亲,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她是满族旗人,那拉氏,因祖居叶赫,故又称叶赫那拉氏。慈禧家隶籍满洲镶蓝旗,在她成为皇太后后抬入镶黄旗。她的曾祖父吉郎阿先后担任过户部和刑部的员外郎,祖父景瑞官至刑部郎中。父亲惠征,早年入国子监学习,后来当了吏部的笔帖式---一种在部院衙门主要从事文书事务的小官,再后来逐级升任主事、员外郎和郎中,1849年出任山西归绥道,1852年慈禧入宫前夕调任安徽宁池太广道,次年太平军进逼芜湖,他携带饷银印信出逃江苏镇江,被开缺查办,不久病死于镇江府。她的母亲也出身大家闺秀,外祖父惠显官至归化城副都统,是位居二品的封疆大吏。
慈禧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从未到过南方。1851年16岁时应选秀女,次年6月入宫,封为兰贵人。1854年进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当日晋为懿妃。次年又进封为懿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她生来聪明伶俐,容貌出众,据称也曾诵读经史,粗通文墨。时咸丰帝为内忧外患所困扰,身心疲倦,疏于朝政,常让她代笔批答章奏,她趁机预闻政事,表现出很强的权力欲望。
1860年9月,慈禧随咸丰帝出逃热河。次年8月咸丰帝死后,6岁的载淳即位,定年号为祺祥,尊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不久又分别上徽号为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两侧,各有一座两进的花园式小园,慈安和慈禧分住东西两院,俗称东太后和西太后,合称两宫皇太后。当时,清朝统治集团中除了两宫太后以外,还存在着另外两股对立的势力:一股以奕䜣为首,另一股以怡亲王载垣为首而以肃顺为主心骨。奕䜣集团在咸丰帝出逃时被留在北京主持对外议和事务,咸丰帝死后被排斥在顾命大臣之外,但却时时凯觎着最高权力。肃顺集团随咸丰帝出逃热河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地位日渐显赫,咸丰帝死后又以顾命大臣身分赞襄政务,实际上掌握了清廷的最高权力。
二、慈禧的政敌肃顺
肃顺,字雨亭,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他是郑亲王乌尔恭阿的第六个儿子,清朝皇帝的远房宗室,1836年考封三等辅国将军,先后授散秩大臣、前引大臣、銮仪卫銮仪使、奉宸宛卿,都是一些闲散差事。咸丰帝继位后,他的哥哥郑亲王瑞华出任领侍卫内大臣,遂与怡亲王载垣举荐他入内廷供奉,并很快得到咸丰帝的赏识,由内阁学士累迁御前侍卫,工部、礼部、户部侍郎,理藩院、礼部、户部尚书,御前大臣,协办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成为咸丰帝最宠信的智囊和清廷统治中枢的核心人物。
肃顺虽出身于八旗贵胄,但他对那些庸庸碌碌的满族亲贵却十分看不起,认为这些人除了捞钱以外一无所能。相反,他认为汉人中不乏才识出众者,因而刻意加以结纳和延揽。郭嵩焘、龙湛霖、邓辅纶、尹耕云、高心夔、李篁仙等文士名流,先后被他聘入幕府,时人称作“肃门七子”。在朝廷,他极力举荐陈孚恩、匡源、焦韦占瀛、黄宗汉等汉族官员参与政要,并培植为亲信。当清廷倚重的八旗和绿营在太平军打击下不堪一击时,他又竭力主张破除满汉畛域,重用汉人武装抗击太平军。
曾国藩创建湘军,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太平军攻克苏、常后,他又极力打消咸丰帝的疑虑,让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督办军务。左宗棠为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僚时,参赞军务,屡有建树,受到湖广总督官文忌恨。1859年,永州镇总兵樊燮因劣迹昭彰被骆秉章参劾,革职后上京反控左宗棠,咸丰帝密令官文予以查办,并指示如左宗棠果有不法情事,即就地加以正法。肃顺素慕左宗棠才干,获悉后有意透露消息,授意左宗棠的同乡好友郭嵩焘托人先上疏为左辩诬,到咸丰帝听取他意见时,他乘机进言人才难得,自当爱惜。左宗棠不仅得免杀身之祸,而且很快受到重用。
1860年9月22日,肃顺等人随咸丰帝逃往热河,此后一直陪伴左右,深得倚重。咸丰帝病逝后,肃顺等人遂以顾命大臣身分实际执掌清廷最高权力,恭亲王奕䜣等近支亲王反被排斥于权力中心之外,两宫皇太后也仅有“钤印”的权力,清廷内部权力斗争很快白热化。
三、双方的明争暗斗
慈禧与肃顺集团之间早有嫌隙,出逃热河途中因饮食车马等细故又屡生怨恨。据载,咸丰帝从北京逃往热河时,仓皇而无准备。只有咸丰帝一人得宫中一车而行,后妃嫔御,皆是雇民间车马。分给那拉氏是老骡旧车,沿途山路颠簸。那拉氏不胜其苦,在车中饮泣。忽见肃顺经过,便要求换一辆车。肃顺敷衍道:“中途到哪里去找车?到了前面再想办法。”等到了某镇市少憩,那拉氏又提此事。肃顺正在咸丰帝面前奏事,太监等到其退下时告诉他。肃顺不耐烦地说:“都已经是什么时候了,我还哪有空闲来办理这种事!”过了一会儿,车驾启行,肃顺骑马又经过那拉氏的骡车。那拉氏涕泣又请,肃顺正言答道:“危难不能与平时相比,此地又从哪儿去弄新车,有辆旧车就已经不错了。你也不看看皇后坐的也是街上雇来的旧车。你是什么人?想凌驾皇后之上吗”?(茅海建:《苦命天子》,第290页)那拉氏正欲分辩,肃顺已策马扬长而去。
咸丰帝病危之际,肃顺为防止慈禧日后以母后擅权,曾建议咸丰帝仿效汉武帝赐死太子生母钩弋夫人的做法,及早除掉那拉氏,以免后患。咸丰帝心有不忍,没有采纳肃顺的建议,事后又在无意中透露了风声,从而使慈禧对肃顺等人更加恨之入骨。咸丰帝临终前,在指定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的同时,又赐给皇后和皇太子载淳(实际上由慈禧掌管)各一枚随身私章“御赏”和“同道堂”,作为皇朝权力的象征以及日后颁发诏谕的信符,试图通过垂帘与辅政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牵制的格局,确保清朝皇权牢牢地掌握在爱新觉罗家族手中。
咸丰帝死后,慈禧与肃顺集团之间围绕最高权力的争斗愈演愈烈。肃顺等人仗恃顾命大臣的地位力图大权独揽,慈禧则拉拢慈安太后,凭借手中掌握的“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以拒绝在顾命八大臣发给内阁和地方官员的咨文上钤印相要挟,迫使肃顺等同意将官员的疏章送两太后披览,谕旨呈两太后钤印,任用高级官员由枢臣拟名交两太后裁定,任用一般官员在御前掣签由两太后批准。接着,慈禧又通过醇郡王夫妇以及亲信太监、侍卫,设法与留守北京的奕䜣取得联系。据知情者透露,当时慈禧和慈安在热河密商时,为防止被人窃听,事先作了防范,“以大缸置室中,相与倚缸而语,盖人声在缸中,则弥响而余音不漏于外也”(《薛福成日记》,第98页)。
四、慈禧联手奕䜣
9月5日,奕䜣以“奔丧”名义来到热河,两宫皇太后立即传旨召见,为肃顺等阻止。奕䜣灵机一动,请端华同时进见,端华眼睛看着肃顺,肃顺只得无奈地说:“老六(指奕䜣),你与两宫是叔嫂关系,何必我辈陪同?”奕䜣随即进宫,与慈禧密商发动政变以夺取最高权力的计划。肃顺等虽然对奕䜣和慈禧有所顾忌,但认为大局已定,不至于另生枝节,因而没有加意防范。9月10日,董元醇上疏,奏请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并另行派近支亲王辅政。
次日,两宫太后召见八大臣,表示接受董元醇“垂帘听政”的请求,并让他们拟写谕旨。肃顺等人“勃然抗论,以为不可”,声称“本朝无太后垂帘听政故事”,他们是奉咸丰帝所托“赞襄皇上,不能听命于皇太后。请皇太后看折,亦系多余”。双方在大殿上激烈争吵,吓得小皇帝尿湿了太后的衣服,慈禧“气得发颤”,说不出话来。第二天,肃顺等人亲自拟就了谕旨,严厉驳斥董元醇,并逼着皇太后钤印。慈禧故意扣留下谕旨。肃顺等气愤地以“搁车”即停止办公相要挟。慈禧被迫发下奏折及拟旨,肃顺等益发骄狂,笑着走出宫外。10月初,肃顺等以事务太繁为词,请求削减兼差,试探两宫太后的动静。慈禧机警地顺水推舟,让肃顺等人弄巧成拙,拱手交出了禁军兵权。与此同时,慈禧、奕䜣等人在暗中加紧了政变的部署,而目空一切、过分自信的肃顺等人则完全被蒙在鼓里。
10月26日,咸丰帝的灵榇从热河启运回京。慈禧设计让载垣、端华等扈从两宫皇太后及载淳,间道先行回京迎候,而由肃顺护送咸丰帝灵榇随后启程,按清典制规定,皇帝的灵柩要由128人的大杠抬着,行进缓慢,这样就把政敌的主谋与协从分隔开来,便于各个击破。
五、1861年的北京政变
从承德到北京约500多里,当时行程约需10天,而慈禧一行急着赶路,只走了6天,于11月1日到达北京。次日,大学士贾桢等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两宫太后随即发布谕旨,要求大臣妥议所奏各事,同时下令将载垣、端华、肃顺三人革去爵位,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五人退出军机处议罪。载垣、端华起而抗命,被囚于宗人府。这时,肃顺护送咸丰帝的灵榇还刚刚走到密云县境,亦被京城派出的禁军连夜拘捕。几天后肃顺被押赴菜市口斩首示众,载垣、端华赐令自尽,其余五名大臣或被革职,或被革职并充军。发生在辛酉年的这场政变,以慈禧、奕䜣一方大获全胜告终,时慈禧27岁。
政变的结果,得到列强的赞许。11月12日,英国驻华公使普鲁斯向英国外交大臣罗素报告:“总之,大家认为其表现最可能和外国维持友好关系的那些政治家掌握政权了。”12月1日《北华捷报》称:“北京的政治态势已经有了好转,恭亲王在10月24日条约批准文件的互换签字仪式上,面部阴沉,心事重重。现在他已容光焕发,并表现出与我们保持友好关系的渴望。”
1861年11月11日,载淳在太和殿登基正式即皇帝位,奉两宫皇太后在养心殿实行垂帘听政,取消年号“祺祥”,改为“同治”,意谓两宫太后共同治政。慈安太后是满洲镶黄旗人,小慈禧2岁。父亲穆扬阿曾任广西右江道,后因女儿入宫侍君,封为三等承恩公。1852年被立为皇后,时年16岁。她生性懦弱,不擅言辞,又识字不多,臣下的奏报多由慈禧念给她听,费时费力,结果披阅奏章,裁决政务,多由慈禧操办。所谓两宫共同治政实际上很快成了慈禧一人的统治。此后48年间,清朝的最高权力始终被牢牢地握在她的手中。
◎戴鞍钢,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晚清史》等。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