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蒋介石与他的假想之敌胡适
·从“国民性改造”看孙中山的德育观
·北京:孙中山革命抵达之处
·澳门:孙中山走向世界的第一站
·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的来源
·珠岸两度挂帅 广州三建政权
·孙中山为什么被称为“孙大炮”
·徐树铮杀陆建章:法治缺乏时代的对抗
·1913官方禁止过大年
·广州1914:让政府头疼不已的暗杀
·胡瑛指挥的护国战争湘西首捷
·东征棉湖之战 攸关黄埔生死
·北伐反帝反军阀“土豪劣绅”“反革命”等词登台扬名
·黄兴改名背后的政治抱负
·袁世凯半推半就当“皇帝”
更多>> 
辛亥风云
东征棉湖之战 攸关黄埔生死
陈炯明兵变后孙中山召蒋介石相助,蒋获赏识自此平步青云

  广州长洲岛万松岭北麓,黄埔军校以西约两公里,一片墓园依山势而建,常年青翠如茵。

  墓园占地约5万平方米,北临珠江,长方形花岗石砌成的牌坊矗立江边,坊上正面开3个大石拱门,篆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刻于中门之上,为蒋介石所题。1926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两周年纪念日,公墓落成,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身亡的516名军校师生长眠于此。纪念仪式上,蒋介石致辞称,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目的之一,就是“要扑灭陈炯明,扫除一般叛逆,统一广东、统一中国”。

<p>  棉湖之战是第一次东征中规模最大也是决定战局的一次战斗,它奠定了第一次东征胜利的基础,扩大了黄埔军校的影响。图为棉湖大捷的情景。</p>

 棉湖之战是第一次东征中规模最大也是决定战局的一次战斗,它奠定了

第一次东征胜利的基础,扩大了黄埔军校的影响。图为棉湖大捷的情景。

 <p>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所部发动兵变,孙中山辗转登上永丰舰指挥反击。图为1923年蒙难一周年纪念时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永丰舰上的留影。</p>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所部发动兵变,孙中山辗转登上永丰舰指挥反

击。图为1923年蒙难一周年纪念时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永丰舰上的留影。

<p></p>

  4年前,因政治理念纷争,孙中山总统府遭陈炯明军队炮轰,史称“六一六兵变”。孙陈二人由同志变仇雠,孙中山避难海上,遂痛下决心,以俄为师,建立忠于自己的党军。蒋介石千里赴难,而得赏识重用,出任军校校长,逐渐踏上中国军政权力的巅峰。

  孙陈分裂,深刻影响了而后历史的走向。黄埔建校不到一年,蒋介石即率党军东征讨伐陈炯明。在苏俄的援助下,国民党走上了武力统一全国的道路,中国“列宁式革命”的进程由此发端。

  孙陈分歧

  “联省自治”的主张并不为孙中山所接纳,他主张更直接的武装革命

  1912年4月25日,广州天字码头,陈炯明生平第一次见到长其12岁的孙中山。

  是年2月,34岁的陈炯明被临时省议会公举为广东都督。4月1日,孙中山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上辞职,旋即携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等人,由南京辗转赴粤。

  孙、陈初见当晚,陈炯明在都督府设宴款待,孙中山致辞:“今日革命成功,然人民多未明革命真理,故我辈仍不得谓功成身退。”

  是夜12时,宴会结束。因决定不当都督,陈炯明留下都督印信,乘船离穗赴香港。初次见面即不辞而别,似乎是日后二人纷争的一记微妙注脚。

  陈炯明出生于广东海丰县一个地主书香之家,初名“捷”,中秀才后改名“炯明”,后为广东法政学堂第一届学生,取严复《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语,改其字为“竞存”。

  毕业后,陈炯明当选广东谘议局议员,是清末维新运动培养出来的立宪人才。后加入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逐渐成为粤系重要地方军事首领。

  辛亥革鼎之际,各省脱离清政府而独立,地方主义色彩鲜明。上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的声浪播散于全国,省宪运动的潮流激荡一时,其主张在各省自治的基础上,通过和平制宪实现全国统一,建立与欧美民主国家相仿的“联邦制”。

  历史学家李剑农在上世纪30年代所著《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写到,从辛亥革命至1926年国民党北伐为止的十多年间,这种联邦制,“很可以代表当时一般国民最纯正的心理。”

  陈炯明就是“联省自治”思潮的忠实拥趸。

  主政广东期间,陈炯明提出“粤人治粤”的口号,他主张“广东者,广东人民共有之,广东人民共治之,广东人民共享之”,推行民选县长、县议员等地方自治措施,致力于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模范省”和“南方文化之中心”。

  然而,“联省自治”的主张并不为孙中山所接纳,他主张更直接的武装革命,即依靠武力实现南北统一。

  1920年12月,在与《广州新民国报》记者的谈话中,孙中山说:“余生平酷爱革命,昔以革命创造国家,今以革命改造国家。余信革命为救国不二法门,舍此实无良策。”

  双方的政治理念分歧,在1914年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时就已现端倪。中华革命党党员必须打指模,并宣誓绝对服从于孙中山。

  彼时,“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主义”的威权政治体制,已勾勒出最初的形态。陈炯明认为,这是政治上的倒退,拒绝入党。1927年冬,经历了军事上的失败,寓居香港的陈炯明仍坚持其一贯理念,甚至还对孙中山的训政、三民主义等学说提出更为激烈的批判。

  在《中国统一刍议》中,陈炯明说:“夫一党专政,实与民主政治根本不能相容,稍有民治思想,决不涉此妄念。若震惊苏俄专政之成功,则历史帝王之专政,何尝非绝大成功……党化教育更属荒谬绝伦。盖党者不过团体之谓,绝无神妙之说……国民党何故违背真理,以一党之信仰,作宗教式之宣传,尚为未足……三民主义及其发表之政纲,类皆东抄西袭,绝少独立之思想。”

  在民主政治成熟的国家,政见不合本是常态。但民初中国的悲剧在于,没有建立一套能纳政治斗争于民主正轨、容各方矛盾于宪政常范的制度,政见分歧终致兵燹。

  “六一六兵变”

  陈炯明所部发动兵变,炮击总统府和孙中山所在的观音山粤秀楼

  1921年4月7日,“非常国会”以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整个过程不到两个小时。

  孙中山希望通过选举总统,在广州成立正式政府,再发动一次全国性革命,推翻北洋政府。

  陈炯明对此则不以为然,他认为,一旦广东成立正式政府,南北将重启战端,地方自治、建设模范省等愿望将化为泡影。

  当选总统后,孙中山即令陈炯明率部西征伐桂,而后参加北伐,并负责筹措500万元军费。陈炯明不愿北伐,遂请辞广东省长和粤军总司令之职,回到老家隐居。

  听闻陈炯明下野,粤军内部沸反盈天。1922年5月20日,陈的部下叶举率六十营粤军突然开进广州城,要求恢复陈炯明所有职务。

  6月12日,孙中山邀请当地新闻界在广州市省财政厅开会,痛陈陈炯明反对北伐的行径,要求叶举在十天之内将部队撤出省城30里之外,并警告称将诉诸武力。

  6月16日凌晨,陈炯明所部发动兵变,炮击总统府和孙中山所在的观音山粤秀楼。

  据参与其事的林廷华和李洁之回忆,进攻总统府的指挥官人选,粤军特意选用较为开明的第四师师长熊略担任。熊略表示:“要送鬼出门,让他去北伐,对我们也有好处”,而并非立意打死孙中山。炮轰总统府也并未直击孙中山所住粤秀楼,而且仅发三炮即停。

  据兵变后几日的《香港华字日报》所载,粤军司令钟景棠在报告军情时称,军队将总统府包围后,“在观音山开炮三响吓之。”

  该报又载,叶举在兵变前,曾密告广州卫戍司令魏邦平其计划,再由魏打电话透露给孙中山,让其在开炮前赶紧逃离。“此次实系叶举等放一条生路与孙氏。否则伊逃走时,汽车所经各地,军队林立,恐无生理矣。”

  但是,据1922年出版的《陈炯明叛国史》记叙,陈部炮轰总统府,“枪击不已,继以炮火,炮火不已,益以水雷,错综进袭,务欲置援手于死地而后快。”这一说法代表了后来国民党的官方叙事,指责陈炯明为“乱臣贼子”。

  “六一六兵变”后不久,在北方隔岸观火的胡适在《努力周报》上发文称,孙中山与陈炯明的冲突实质是一种主张上的冲突。

  胡适说:“陈派的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为,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抬出悖主、犯上、叛逆等等旧道德的死尸,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

  而“六一六兵变”,让孙中山彻底认识到,牢牢掌握武装的必要性。

  蒋获赏识

  孙陈分裂使孙中山加速向莫斯科靠拢,也成为蒋介石平步青云的契机

  6月16日当晚,孙中山离开总统府后,在白鹅潭登上楚豫号军舰。次日,孙转登永丰舰,命令海军舰队向广州市区大沙头、观音山、白云山、沙河等地开炮轰击。

  在海军的炮击中,位于长堤的两座美国楼房被炸,美国驻广州副领事侯士顿向孙当面提出抗议,称广州是无军事设防的城市,无辜平民已死伤不少。孙回答说,如果美国人能说服粤军退出市外,就答应不再开炮。侯氏无功而返。

  6月18日,孙中山向回溪口老家的蒋介石去电,称:“事紧急,盼速来。”一个星期后,蒋介石从上海启程赴穗,于29日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相顾愕然,讯谈前昨事及各方情况,至夜分乃已”。

  蒋介石的到来,令孙中山万分高兴。孙中山将海上作战的指挥权交予蒋介石,并对外国记者说:“蒋君一人来此,不啻增加二万援军。”

  4个月后,蒋介石写成《孙大总统广州蒙难纪》一书,孙中山亲自为此书作序:“陈逆之变,介石赴难来粤,入舰侍予侧,而筹策多中。乐与予及海军将士共死生。”孙还赠蒋介石一副对联:“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俨然视蒋为患难中之唯一知己。

  蒋介石的此番举动,给处于绝境中的孙中山留下极佳印象,永丰舰上40多天的陪伴,成为得到孙赏识重用的起点。

  蒋介石于1918年投效粤军,任中校参谋的作战科主任,但一直郁郁不得志,曾有“五就五去”的记录。孙中山在广州当非常大总统时,蒋介石也只是粤军第二军许崇智的参谋长,地位不高。

  孙陈分裂使孙中山加速向莫斯科靠拢,也成为蒋介石平步青云的契机。1923年2月,孙中山委任蒋介石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长,令其随侍左右。8月,孙又派蒋介石等5人赴苏联考察军事。而后在黄埔军校的筹办工作中,又任命蒋介石为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

  在确定黄埔军校校长人选时,孙中山提议由蒋介石出任,但立即遭人反对,说蒋曾在建校最困难的时候,甩手不干。孙中山则力排众议,甚至表示,如果不让蒋介石当校长,他宁可不办这个军校。

  周恩来后来在谈到孙中山选用蒋介石做校长的原因时认为:一是因为蒋介石是陈其美的徒弟之一,因而得与孙中山接近;二是在永丰舰的事情上,蒋介石投了一个机,获取了孙中山的信任。

  1924年5月3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后来蒋又兼任广州卫戍司令。待孙中山、廖仲恺先后去世,蒋介石便成为了黄埔军校的头号人物。

  东征讨陈

  东征军节节胜利,1925年11月后,东征军总指挥部进驻汕头,陈炯明军被彻底击败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这个日子由孙中山特意选定,这一天,正好是总统府被炮击两周年纪念日。

  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发表演说,要全校师生以陈炯明为戒,再造革命军:“在二年之前,竟有号称革命同志的陈炯明军,炮攻观音山,拆南方政府的台。从前叫做革命军,同在一个革命政府之下的军队,因为利害不同,竟会倒戈相向,做敌人所做不到的行为……”

  1925年春初,孙中山发起对陈炯明的东征之役。黄埔军校以教官和第一期毕业生为骨干,成立两个教导团约3000余人,编入东征右路军,蒋介石以粤军参谋长、军校校长的资格,参与指挥右路军作战。

  2月1日,黄埔军校教导团和学生军,配合许崇智部第一师及第七旅,总共约一万人,从黄埔出发,水路并进,向虎门、东莞集结。

  美国驻广州领事报告黄埔校军开赴前线的情形称,每一节运送兵员的火车都由俄国军官检查装备,“俄国人特别注重机关枪队,空军现全为俄人所控制,铁甲火车也全为俄人设计和驾驶。”

  2月15日,攻克淡水城,3月7日占领汕头。不到两个月,东征军势如破竹,击溃了4万余粤军。粤军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受苏俄训练,俄式装备与苏俄顾问督率的国民党党军相比。

  有报纸评论称,学生军每排有俄人指挥,所用枪械均系去年由俄舰所运来,俄国援助的大炮,共有28尊,属于快炮一类,且口径比粤军火炮要大,粤军“每次战斗均为炮火所迫,不得不退”。

  黄埔第一期毕业生周士第曾任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副队长,他回忆说,铁甲车由钢板制成,一般子弹打不进去,车上还安装有机关枪,钢炮,可以随时打击敌人,需要时还可拖大炮到前线,“铁甲车队的经费不是从大元帅府拨来的,而是由苏联帮助的……(铁甲车队)对以后革命军攻占东莞,惠州,潮汕,梅县起到一定的作用。”

  就在东征军节节胜利之际,孙中山已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

  3月13日,黄埔军校教导团与林虎所部两万余人在棉湖遭遇。历史学者曾庆榴认为,棉湖之战虽是一场烈度不算很高的战役,但却是关系到广州政府前途命运的关键一仗,如果黄埔校军被打败,世上将再没有“黄埔”二字,20世纪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历史,将可能会重写。

  是役,黄埔军校教导团以少胜多。而大捷前一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终年59岁。蒋介石说:“盖总理在天之灵,有以默相其成也。”

  败走厦门的陈炯明为其亲书挽联:“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首罪魁,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1925年10月,广州国民政府又发起第二次东征,连战连捷。一个月后,东征军总指挥部进驻汕头,陈炯明军被彻底击败。国民政府统一广东,为一年后的北伐奠定了基础,俄式武装革命的大幕徐徐拉开。

  而在军事上接连失利之际,1925年10月,中国致公党成立,陈炯明被选举为首任总理。

  1933年9月22日凌晨2时,香港,陈炯明病危。弥留之际,家人问其以家事,陈答曰:“吾家事无可告者,惟心中遗憾,无时可已。”临终前,陈炯明连呼:“共和!共和!”

  9月30日,亲友为陈炯明举行了一个小型殡礼,悬挂于灵堂之上的,不是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而是一面“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以示其至死不忘民国之心。

  黄埔旧闻

  陈炯明逝世

  “前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于二十二日在港跑马地毓秀街二十七号寓所逝世。治丧处设于二十五号楼下,由陈之亲信马育航钟秀南钟景棠主持。”并记述了陈炯明逝世之经过。(刊载于19 3 3年9月2 8日,上海《申报》)

  参考资料

  《孙文与陈炯明史事编年》、《陈炯明集》、《历有争议的陈炯明》、《蒋介石年谱》、《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专题顾问

  曾庆榴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教授)

  李杨

  (广州市社科院黄埔军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研究员)

  采写:记者 金可镂

  图片来源(除署名外):《黄埔军校图誌》(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著)

  记者  金可镂 翻拍

(来源:《南方都市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