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2日,几乎所有的广东媒体都报道这样一则新闻,“广州钢铁一号高炉昨日点火,正式投入生产,今日下午出第一炉铁水”。

广钢白鹤洞厂区现状鸟瞰。

1959年1月13日,周恩来视察广钢。

1994年6月14日,在高祀仁(中,时任广州市委书记)陪同下,江泽民(右,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视察广钢时与张广宁(左,时任广钢党委书记)握手。

1957年10月7日,广州钢铁厂主体工程破土动工。

1958年7月1日,高炉投产。

广钢建厂初期的炼钢工艺。

广钢目前的炼钢车间。
自从1957年10月7日广州钢铁厂主体工程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建成投产,广钢成为全省第一家钢铁骨干企业。1959年1月,周恩来总理也曾来到广钢视察。在广钢50多年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如现任广东省政协主席黄龙云、现任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广州市原市长杨资元等。
更值得称道的是,从1988年至今的近二十多年来,有两任广州市市长是从广钢的炼钢车间里走出的。
诞生
1957年,广钢的建设者们在白鹤洞的荒山小岗上,破土动工建设当时年产钢5万吨的小钢铁厂。1958年7月1日,广钢投产出铁,次日几乎所有的广东媒体都报道这样一则新闻,“广州钢铁一号高炉昨日点火,正式投入生产,今日下午出第一炉铁水”。
不过在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多年里,由于受到各种束缚的影响,广钢生产力发展缓慢,到1979年年产钢仅十多万吨,而且此前22年间有20年发生亏损,年均亏损逾千万元。
直到改革开放后,广钢的工作才逐步走上正轨,开辟了新的局面。1980年,广钢在广州市首批实行财政包干试点;1982年,广钢又成为在全国国营企业率先签订劳动合同制企业,广钢开始连年盈利。
上市
1988年,广钢又抓住了第二个发展机遇:在全国冶金行业中第一个实行中外合资
1996年3月28日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全国地方钢铁骨干企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当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的巨型电脑屏幕首次报出广钢股票开盘价为5 .90元时,特准进入交易大厅内的张广宁(时任广钢股份董事长)和当时的广州市领导兴奋地互相握手祝贺。
自此,广钢股份制改造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实质性步伐。广钢股份主要生产建设材料,地址在芳村白鹤洞,是由最初的老广钢发展演变而成。如今,它成为整个广钢集体的三大主体企业之一。
重组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控,加上环保压力大、成本高,广钢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2008年6月,宝钢集团与广东省、广州市达成了重组广钢方案,宝钢以现金出资286 .88亿元成立广东钢铁集团,持股比例为80%;广东省国资委、广州市国资委以韶钢集团、广钢的国有净资产出资71 .72亿 元 入 股 ,合 计 持 股 比 例为20%。
2010年5月10日,宝钢和省政府设立广东钢铁,资产重组,主要是广东钢铁产业整合,实现钢铁产能的转移。对广钢的规定是环保搬迁到湛江项目。广钢股份被要求位于广州白鹤洞的250万吨的生产线在三年内关闭。
但是,当前国家的大背景是要控制钢铁产能,全国钢铁产能进行调整,因此广东钢铁诞生2年多,并无大作为,湛江项目也无消息。
根据广州市的“退二进三”计划,广钢被列入“第三批“搬迁计划当中,2015年底前必须完成搬迁。日前,记者走访了白鹤洞的广钢老厂区,发现生产线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运行。广钢股份和广日集体重组之后,土地还是保留在广钢,员工由广钢集体安置,至于生产线何时关停要看搬迁进程。
广钢风云人物
黄龙云
1973年至1991年在广钢先后担任车间副主任、厂长助理、党委书记,2007年至2010年担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2010年至今担任广东省政协主席。
张广宁
1971年至1996年在广钢先后担任工人、车间主任、党委书记、董事长,2003年至2010年担任广州市市长,2010年至今担任广州市委书记。
杨资元
1958年至1964年在广钢先后担任厂长办公室副主任、炼铁车间主任,1988年至1990年担任广州市市长。
苏志佳
1970年至1975年在广钢先后担任工人、副工段长、团总支副书记,2010年至今担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陈明德
1971年至2000年在广钢先后担任工人、车间副主任、董事长、总经理,2003年至今担任广州市副市长。
郭开炳
1958年至1983年在广钢先后担任团委副书记、党委书记,1983年后曾担任广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专家建议
黄淼章:
白鹤洞厂区可建博物馆
市政协学文委副主任表示,适度保留工业遗址呈现广州工业发展历史
目前,广钢位于白鹤洞的老厂区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录、展示了广州的工业历史。如果广钢搬迁了,这块地会怎么办?广州市政协学文委副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史学院馆员黄淼章建议,我们应当加强对近现代工业遗址的保护,应当适度保留一些广钢的工业遗址。
黄淼章介绍,现在国外一些先进城市,对近现代的工业一直进行适度保护,因为如果不保护的话,就会逐渐消失。今天广钢还在生产,我们不觉得广钢怎么样,但广钢在广州的工业历史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广州近现代工业的代表。
目前,国内的博物馆陆续开始收集很多大型工业产品,但广州在这方面步子迈得不是很开。如果广钢搬迁了,可以将一部分重点车间或者代表性东西保留下来,例如广钢各个时期的炼钢炉什么的。可以建立一个钢铁博物馆,展览广钢的工业产品,呈列广钢及广州工业的发展情况,让后代对这一段的历史有所了解。
“现在,一些东西在我们眼皮底下消失。如果现在不去保护,再过二三十年,可能就找不到了。”黄淼章介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址的保护,已经列入文化遗产范围。
(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