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把小赤眼蜂玩出了大名堂
·“广东是我的第二故乡”
·她的动画温暖了几代人的童年
·赵超构的第一本书赵超构的第一本书
·我的1977
·五兄弟见证高等教育史
·他确信副刊将成为 羊城晚报一大特色
·钱锺书为杨绛捉刀(之一)
·赵超构:我不是作家
·蜜月里,新娘送我上大学
·中文报业先驱陈霭亭
·我三十三岁时才圆了大学梦
·我的大学之路
·一名炊事员的大学梦
·最饱那顿饭 红军带我吃
更多>> 
人物春秋
苦学成才的进士陈之鼐
符 实

  陈之鼐,清崇文廿四乡南滘人,生卒年月不详。南滘原名新开滘,清咸丰之前只有数户梁姓人家居住,以半农半渔为生。陈姓原籍东莞后街大沥,自中原迁来后人丁兴旺,咸丰年间已传15代,因人口过多,土地不够耕种,纷纷向外县迁移,以求发展。其中陈姓五兄弟迁到南海、番禺,长房二房迁居南海三山,三四房迁住番禺新开滘,五房迁居下龙湾(今沙洛),并在湾头建有“通乡庙”,作为陈氏一族聚会之所。后来人口发展众多,才在三山、南滘各建祠堂,自成村落。

  清光绪初年,居住于三山之陈之鼐,年仅十一、二岁,父母双亡,无人照顾。在南滘之伯父,见他孤苦伶仃,实在可怜,于是把他接到家中,不但在生活上照顾他,而且送他到私塾读书,鼓励他勤奋苦学。陈之鼐没有辜负伯父的期望,勤学苦练,十六七岁时已遍读古文经史,成为饱学之士。光绪二十七年他参加乡试,高中举人。

  一举成名,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大喜事,因他才华出众,好几位与他同科中举的好友,都邀请他联袂上京会试。但陈之鼐考虑到自己并没有上京这笔费用,因而惋言谢绝。但他的伯父却坚决要他上京会试,用尽自己积蓄,还向亲友借贷,支持他上京会试。之鼐不负伯父期望,会试结果,又高中进士。喜报一到,不但轰动了南滘村,也轰动了番禺县。不久,陈之鼐又派人专程送信向伯父报喜,并说,京中事情办妥,他即回南滘祭祖并叩谢伯父培养之恩。进士回乡祭祖,这是封建社会时代的大事,于是陈氏南滘一族,即拨出公偿,修饰祠堂,建筑码头,准备迎接进士回归。在南滘河边平整了一大片土地,并用石板修建了平整的码头。与此同时,在码头约四五丈处,建起了一座壮观的“魁星楼”,大门上石额书“南滘”二字,并有一副对联:

  南越更生,致富繁荣今日现;

  滘民稼穑,禾生九穗借天公。

  在“魁星楼”二层外,书“天市”二字(按:天市,星名,《史记天宫事》:“东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天市即魁星)。在魁星楼东侧还建有一座“武庙”,联曰:

  武事安邦,千古流传功在汉;

  帝农立国,万般一切来新民。

  庙中有关公塑像,用以表示,南滘自始将会文武人才辈出,五谷丰登。“魁星楼”前还建有一座凉亭,飞檐画柱,美观精致,它不但与“魁星楼”起了配套作用,亭中还设有平整的石板凳,供候船乘客躲避风雨。今楼庙尚存,但已破旧不堪,更因构筑防洪大堤,楼庙与码头已失去原来风貌。为方便其祭祖,村民又在通向祠堂的小河上,建了一道石桥,桥头数人合抱的古榕,郁郁苍苍,盘根错节,成为南滘一景。

  据《番禺县续志》记载:陈之鼐是光绪三十年进士,曾任六品主事。但任主事以后,再也找不到与他有关文字记载,只好留待识者。

  按:两副对联皆南滘老人回忆,疑有错。但楼庙门联模糊,无法核实。

   (来源:荔湾区政协)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