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线上娱乐
全文检索:
首页 文史资讯 bet365线上娱乐 党团史料 多媒体文史馆 专题文史 文史争鸣 区县文史 工作学习园地 辛亥革命
·围楼活化需要调动全民力量
·中医药发展需要更多文化自信
·编译革命档案的人名失误
·五条主线传承与创新 撑起岭南文化示范区
·三点一线打造南江古水道翡翠项链
·葛剑雄:传统文化要延续保存,也要创新发展
·古今多少事,尽在一曲中
·甲骨文破译上千字 还有四五百字没结论
·应引进书画名家参与制作
·广州民国老建筑如何活化?
·周文雍陈铁军故居盼新生
·历史风貌建筑不能任意“打扮”
·潮汕祠堂文化体系能否“申遗”?
·钟灵毓秀聚英才 闹市书院待新生
·恩宁路永庆坊微改造引热议
更多>> 
文史建言
打造古城中轴文化客厅 引领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获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

  继今年9月获得“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的授牌之后,越秀区北京路再揽“金字招牌”。10月10日《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的通知》(文产函〔2017〕1029号)正式公布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获得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

 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建设工作一期项目完成,北京路面貌焕然一新。资料图片

  12日,越秀区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工作情况。根据《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园区围绕北京路千年古城中轴,以“文化+”为主线,以融合为路径,着力打造“区域开放、功能综合”的文化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文化创意区、文化旅游区、文化商贸区、文化金融区”四个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一轴四区”产业空间布局。

  值得期待的是,在发布会举行当日,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建设工作一期项目的工作也传来好消息,从道路路面、绿化景观,到建筑物立面中轴线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已100%完成建设。

  跨界融合

  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产业园区

  根据《规划》,文化产业园区的总面积为4.2平方公里,以“1+1”园区模式,即:以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起步区为主体片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以黄花岗科技园为文化创意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

  越秀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主任郭环介绍,“1+1”的园区模式,“一轴四区”产业空间布局,正是基于越秀区的产业发展基础。

  其中,文化创意区以广州创意大道产业基地为核心,目前该产业基地聚集了文创企业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00多家,国家级重点动漫企业数量占全省超过80%,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文化创意和设计等行业增加值均为全省第一。

  文化金融区依托沿江路总部商务区和广州民间金融街,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业务、产品超1000种,累计为超过2万家(户)文化类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融资超1000亿元,形成文化推动金融发展、金融反哺文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位于传统中轴线的文化旅游区与文化商贸区,则分别以全省首个全免费的国家4A景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广州老字号一条街、惠福美食花街、广州商贸业龙头商场进行打造。

  越秀区文广新局局长杨卫国表示,越秀打造的是没有围墙的园区,通过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创建,打破了不同园区的地理空间隔限,从而实现互联互通、跨界融合。在创建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的业态将不断丰富,其外延和内涵也将通过“文化+”的方式不断得到扩充,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在越秀更好地聚集。

  十大探索

  力争成为中心城区文化产业发展标杆

  郭环表示,按照国家文化部的创建要求,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古城中轴文化客厅、引领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广东第一、国内领先、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具体而言,在3年的创建期内,根据目标,园区要集聚产业单位6200家以上,其中文化产业及相关企业4000家以上,占园区的比例提高到65%以上,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8%以上,园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7.5%(183亿元)以上,吸引就业超过13万人。

  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在良好的产业基础之上,越秀区正着力构建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郭环介绍,该体系包括了人才服务、金融服务、传播服务、知识产权、技术服务、创新创业、政务服务等环节,以此为文化产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而在3年的创建期内,越秀还提出了重点抓好包括提升“十大产业平台”、壮大“十大龙头企业”、推进“十大文化项目”、办好“十大品牌活动”、开展“十大方面探索”的“五个十”的工作。

  在进一步提升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十大方面探索”尤其体现了越秀的创新与担当精神。杨卫国表示,通过十大方面探索,越秀可以总结出适用于其他经济发达城市中心城区文化发展的经验,“现在已经有城市到越秀取经,越秀非遗传承保护模式,‘文化+金融’模式,已经成为中心城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标杆。”杨卫国说。

  广州传统中轴线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团队首席专家王世福教授对于园区的创建充满了期待。王世福认为,北京路代言的是广州2000多年的古城,广州要从历史文化名城提升至“世界文化名城”,文化的意义远远大于旅游,只有“文化+”才能吸引人驻留下来,“传承保护的工作需要推进,但也需要创新,活化创新之后城市才会更有吸引力,甚至吸引更多优质品牌”。

  ■声音

  互联网+文化:探索文化产业新业态

  如今,文化产业已经是越秀区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获得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对于越秀区的产业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此,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长期关注越秀文化发展的专家、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

  南方日报: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获得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将对越秀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江帆:横向来看,园区的创建将影响到旅游、餐饮等行业,甚至相关的公共文化机构;从纵向来看,本次园区创建也将是越秀区进一步规范文化产业规划的契机,可以借此推广以本地文化为元素作为标志的大型文化演出的发展,以及文化市场中有形或无形的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

  越秀作为城市中心的地位两千多年不变的情况很少见,也为越秀沉淀了很多岭南文化的元素。获得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也是越秀的这张名片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南方日报:越秀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在您看来越秀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是什么?对于越秀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李江帆:广州市的几个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各有特点,就越秀区而言,越秀区的人均服务品在全省是最高的,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的服务密度也是全省最高的,这意味着越秀区的土地开发程度以及单位面积内的服务业发达,而这也是越秀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越秀健全的基础配套设施,中心的地理位置,再加上丰富、良好的基础文化资源,都是越秀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因此,越秀区提出文化引领也是根据区域现状提出很好的发展方向。

  越秀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明显劣势在于土地稀缺,没有产业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越秀可以通过进一步开拓资源,进行产业升级,发展占地少,又能吸引人流的文化新业态,楼宇经济和网络都是很好的途径。例如,越秀可以利用辖区内丰富的文化团体资源展开合作,推出文化产品,进行网上交易。以这样的模式,在进行文化服务对外输出的同时,也缓解了越秀空间不足的压力。但演出的线上交易还是新的业态,需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发展,这也可以成为越秀靶向招商的方向。

  记者  李丹 通讯员 张慧

(来源:《南方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